重庆备考方法

首页 > 医疗招聘考试 > 备考方法

2025重庆医疗事业单位备考:提分攻略-综E

华图教育 | 2025-01-10 17:00

收藏

针对全国事业单位联考E 类

  提分攻略

  《综合应用能力E类》

  模块一医学基础知识梳理

  医学基础知识通常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药理学、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从近两年考试来看,医学基础部分一直为笔试考查重点。接下来讲解重点部分的知识。

  一、高频考点总结

科目 高频考点
解剖学 骨学;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生理学 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的电活动;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型和输血原则;心脏的泵血功能;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小肠内消化;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
病理学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凋亡;充血和淤血;血栓;栓塞;梗死;炎症的概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子宫颈癌;甲状腺癌
药理学 胆碱能受体药;肾上腺素能受体药;局麻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钙拮抗药分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脱水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抗心绞痛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糖皮质激素 类药;抗生素药物;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卫生法规 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方管理办法》

  二、重要考点介绍

  (一)解剖学

  1.骨的构造

  骨的构造:包括骨质、骨膜、骨髓、其他(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内含红骨髓,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2.中轴骨

  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一块骶骨、 一块尾骨、 一块胸骨和12对肋。他们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颅骨: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可分为上部的脑颅骨和前下部的面颅骨。脑颅骨有8块,包括成对的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面颅骨有15块。成对的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颞窝内侧壁前下部有额、顶、颞、蝶骨相交形成H形的骨缝,称翼点,此处最薄弱,位于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脑膜中动脉前支由此处通过.

  3.上肢肌

  上肢肌:上肢带肌(主要的上肢带肌是三角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4.肾的位置和毗邻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内,属腹膜外位器官.左肾在第11胸椎体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则在第12胸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体上缘之间。

  5.输尿管

  输尿管是成对的、位于腹膜外位的肌性管道.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全长20~30厘米。输尿管按其走行位置,可分为三部:(1)输尿管腹部;(2)输尿管盆部; (3)输尿管精索部。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1)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2)中狭窄:位于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骼血管处;(3)下狭窄:位于输尿管的壁内部。

  6.肝的位置和毗邻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呈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弱,易受外力冲击而破裂,从而引起腹腔内大出血。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7.阑尾

  阑尾位于右侧骼窝,呈蚯蚓状,阑尾根部较固定,多数在回盲口的后下方约2cm处 开口于盲肠;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骼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该点称为McBurney 点.

  8.脑干

  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一个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内部结构脑干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二)生理学1.内环境的稳态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 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简言之,是一种动态平衡。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

  (3)自身调节: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调节.

  3.动作电位

  (1)概念: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2)特点:①“全或无”: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度立即到达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而且也不会因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随之增大;②不衰减性传导;③不产生叠加或总和.

  4.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5.红细胞生理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①可塑变形性;(2)②悬浮稳定性: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③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2)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O₂和 CO.

  (3)红细胞的生成:对于成年人,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6.红细胞血型

  ABO血型系统包括两种抗原,即A抗原和B抗原。血浆中不会存在与自身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ABO血型的抗体属天然抗体,多数为IgM,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胎盘。

  Rh血型根据红细胞是否具有D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抗体特点:Rh血型的抗体属免疫抗体,为IgG, 分子量较小,容易通过胎盘,可导致新生儿溶血.

  7.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个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原的特异性取决于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质或糖脂,它们在凝血反应中起抗原作用,称为凝集原.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

  8.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球状带分泌以醛固酮为代表的盐皮质激素(MC), 束状带与网状带分泌以皮质醇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GC)和极少量的雄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有:

  (1)调节物质代谢:①糖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异生,抑制糖的氧化作用,使血糖升高;②蛋白质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的蛋白分解,并加快氨基酸进入肝的速度,生成肝糖原;③脂肪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和重分布,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可致向心性肥胖。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水的排出和较弱的保钠排钾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加;糖皮质激素还能抑制胸腺和淋巴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使淋巴细胞减少.

  9.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基础状态(清晨空腹、室温在20~25℃,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与体重不成比例关系,而与体表面积成正比.当其他情况相同时,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比同年龄的女性高;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基础代谢率越低.

  10.甲状腺激素

  (1)概念: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是酪氨酸的碘化物,主要有

  两种:甲状腺素,也称四碘甲腺原氨酸(T₄)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₃).(2)生理作用

  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长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患呆小症.

  ②对代谢的影响: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量。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既有合成作用又有分解作用。

  ③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④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三)病理学1.坏死

  (1)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2)基本病变: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

  (3)类型

  ①凝固性坏死:最为常见,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在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称为干酪样坏死.

  ②液化性坏死:是指组织坏死后,酶性消化、水解占优势,坏死组织呈液体状.液化性坏死常发生于脑、脊髓、胰腺等。脂肪坏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液化性坏死.

  ③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见于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急进型高血压、胃溃疡底部小血管等。

  ④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2.充血

  充血又称动脉性充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是一主动过程。常见类型有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

  3.淤血

  (1)概念:淤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又称静脉性充血。淤血是一被动过程,可发生于局部或全身.

  (2)原因:较大的静脉干受压、阻塞或多条静脉受压,血液不能充分通过侧支回流时,出现淤血。主要有静脉管腔阻塞、静脉受压、心力衰竭。

  (3)影响:长期淤血可引起以下病变,组织水肿或浆膜腔积液、淤血性出血、组织的损伤、器官淤血性硬化.

  4.肿瘤的扩散

  (1)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肿瘤细胞随着体积增大,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

  经束衣连续浸润生长,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这种现象称为直接蔓延.

  (2)转移:转移是恶性肿瘤独有的生物学特点,是其恶性的确凿证据。

  ①淋巴道转移:是癌常见的转移途径,由近及远转移.

  ②血道转移:是肉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最常受累的脏器是肺和肝。

  ③种植性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以脱落,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性肿瘤.

  5.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或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常见的癌前疾病(或病变)有:大肠腺瘤、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等.

  6.肺炎

  (1)大叶性肺炎

  1)概述:主要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常发生于单侧肺,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于两个以上肺叶。

  2)其病变的自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期。

  ①充血水肿期: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②红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致使痰液呈铁锈色。③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渗出的纤维素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少见。④溶解消散期:肺组织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

  (2)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是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主要发生于儿童、体弱老人及久病卧床者.

  7.肺硅沉着病

  ( 1)概念

  肺硅沉着病简称硅肺(曾称矽肺),是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SiO₂)粉尘并沉着于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职业病.

  (2)病理变化

  肺硅沉着病基本病变是硅结节的形成和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肉眼观,硅结节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触之有沙砾感.镜下观,①细胞性结节;②纤维性结节;③玻璃样结节。晚期形成硅肺性空洞。

  8.肺癌

病因 主要是吸烟和大气污染
大体类型 根据肿瘤的部位分为中央型(肺门型)、周围型和弥漫型三个主要的类型其中以中央型最常见;好发部位为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等大支气管

组织学类型 .. 鳞状细胞癌 为肺癌最常见的类型。肉眼多为中央型
腺癌 是女性肺癌最常见的类型,多为非吸烟者;肺腺癌多为周围型
小细胞癌 是肺癌中分化最低、恶性度最高的一种;具有内分泌功能

  9.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病理变化: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都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的再生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属于以变质为主的炎症.

  10.胃癌

  (1)概述:胃癌是由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第一或第二位。好发年龄在40~60岁,男多于女.好发于胃窦部小弯侧.

  (2)病理变化:分早期胃癌与中晚期胃癌.

  1)早期 胃癌:癌组织浸润只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2)进展期胃癌: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或浸润胃壁全层的胃癌。

  (四)药理学1.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2)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反应、继发效应、特异质效应、“三致”效应、药物依赖性等。

  2.吸收

  (1)概念: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2)首关消除: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最主要的器官是肝脏。

  3.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1)毒理作用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 以共价键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结果使AChE失去水解ACh的活性,导致ACh在体内大量堆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若时间过长结合更加稳定,称为“老化”,此时使用胆碱酯酶复活药已无效。(2)中毒表现

  由 于ACh的作用极其广泛,故中毒症状表现多样化,主要为毒蕈碱样(M 样)和烟碱样(N样)症状,即为急性胆碱能危象。

  (3)防治

  ①切断毒源、清除毒物,防止继续中毒。

  ②及时应用特异解毒药物: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氯解磷定)。

  4.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本药主要激动β受体,对β1和β2受体选择性很低.

  ①心脏:对心脏β₁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

  ②血管和血压:对血管有舒张作用,主要是激动β₂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张,对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舒张作用较弱,对冠状血管也有舒张作用,也有增加组织血流量的作用。

  ③支气管平滑肌:可激动β₂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④其他: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作用较弱,可引起组织耗氧量增加,也可升高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

  (2)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感染性休克。

  5.常用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但对小发作(失神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卡马西平对多种癫痫的动物模型均有治疗作用,是治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

  乙琥胺主要用于小发作(失神性发作),其疗效虽稍逊于氯硝西泮,但副作用及耐受性的产生较少,故为防治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惊厥无效。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6.常用利尿药--噻嗪类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噻嗪类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口服利尿药和降压药,能增强NaCl和 水的排出,产生温和持久的利尿作用。

  (2)抗利尿作用:噻嗪类利尿药能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及口渴症状。

  (3)降压作用:噻嗪类利尿药是常用的降压药,用药早期通过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长期用药则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产生降压作用。

  7.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药理作用

  ①阻 止AngⅡ生成;②保存缓激肽活性;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④抗心肌缺血与心肌保护;⑤增敏胰岛素受体。

  (2)临床应用

  ①治疗高血压;②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肌梗死:③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和其他肾病。

  (3)不良反应:首剂低血压、无痰干咳、高血钾、低血糖、肾功能损伤.

  8.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

  ①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②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③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左室顺应性;④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性损伤.

  (2)临床应用

  硝酸甘油适用于各种类型心绞痛治疗,是目前临床首选药物。

  ①预防、治疗心绞痛发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迅速缓解各种类型心绞痛。在预计可能发作前用药也可预防发作。②急性心肌梗死多静脉给药,不仅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区供血,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从而缩小梗死范围。③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

  (1)药理作用

  ①降血脂作用: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脂蛋白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他汀类药物可以与酶的活性部分结合,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②非降脂作用:他汀类药物稳定内皮细胞,恢复高胆固醇血症时冠状动脉对乙酰胆碱扩血管作用的反应性;稳定粥样斑块;降低血小板聚集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脂蛋白对

  氧化的敏感性;具有抗炎作用。

  (2)临床应用:他汀类主要用于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 和Ⅲ型高脂血症,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症.对病情较严重者可与胆汁酸结合树脂合用.

  (3)药物的交互作用:与胆固醇吸收抑制药合用,可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与胆汁酸结合树脂类合用,可增强降低血清TC及 LDL-C 的效应;若与贝特类或烟酸联合应用,可增强降低TG的效应,但也能增加肌病的发生率.若同时与影响CYP3A4 的药物,如环孢素、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吡咯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等合用,也能增加肌病的危险性。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同时应用,有可能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时调整抗凝血药的剂量。

  9.抗甲状腺药--硫脲类

  (1)药理作用:

  ①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②抑制外周组织的T 转化为T³: 在重症甲亢、甲状腺危象时,该药可列为首选。

  (2)临床应用:硫脲类药物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

  ①甲状腺手术前准备;②甲状腺危象的治疗:主要给大剂量碘剂以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并立即应用硫脲类阻止甲状腺素合成,剂量约为治疗量的2倍,疗程一般不超过1周。

  10.窄谱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青霉素)

  (1)抗菌作用

  ①大多数G+球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②G+杆菌:如白喉棒状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乳酸杆菌等;③G 球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敏感淋病奈瑟菌等;④少数G杆菌:如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等;⑤螺旋体、放线杆菌: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牛放线杆菌等.

  (2)临床应用:本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为治疗敏感的G+球菌和杆菌、G球菌及螺旋体所致感染的首选药。常见的为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破伤风和梅毒等.

  (3)不良反应:变态反应为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最严重的是I 型,即过敏性休克。

  (五)卫生法规及伦理学1.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婚前医学检查是指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婚前医学检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格及相关检查.婚前医学检查对下列疾病进行检查:(1)严重遗传性疾病;(2)指定传染病;(3)有关精神病.

  《母婴保健法》规定,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对其进行产前诊断:(1)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2)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3)孕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4)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的;(5)年龄超过35周岁的。

  《母婴保健法》规定,经产前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1)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2)胎儿有严重缺陷的;(3)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依照《母婴保健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依照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接受免费服务.

  2.医患关系的模式

  主动-被动型 指导-合作型 共同参与型
概况 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模式 构成现代医患关系的基础模式 现代医患关系的一种发展模式
医生 医生是主动的,掌握诊疗技术,接受患者的请求,给患者治疗。医生具有权威性,居主导地位 医生注意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但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仍具有权威性,仍处于主导地位 在医疗过程中,医患是一种合作关系,与患者共同商讨治疗措施,发挥医患双方的积极性
患者 患者是被动的,不能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对医生进行有效监督 患者有一定的主动性,但以主动配合、执行医生的意志为前提,不能对医生提出异议和反对 在医疗过程中不是处于被 动地位,而是与医生共同合 作,主动参与诊治活动
适用性 休克、昏迷、神经病 难以表达主观意见的患者 病情较轻的患者 如阑尾炎术后 大多数慢性病的治疗 一般的心理治疗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