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备考方法

首页 > 医疗招聘考试 > 备考方法

2025重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高频考点2

华图教育 | 2025-01-10 16:41

收藏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高频考点

  药理学

  考点一:吸收

  1.概念: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2.药物经不同途径吸收快慢的顺序为静脉>气雾吸入>注射(腹腔、肌肉或皮下注射)>内服>皮肤给药。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硝酸甘油控制心绞痛急性发作的给药方法是

  A.口服

  B.肌肉注射C.舌下含服D.吸入

  E.静脉注射【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A、B、D、E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正确:舌下黏膜血管丰富,硝酸甘油含服融化之后药物成分能够直接透过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可避免首过消除和胃酸破坏,快速控制心绞痛急性发作。

  故此题答案选C。

  考点二:药物的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反应、继发效应、特异质效应、“三致”效应、药物依赖性等。

  (1)副作用:药物在常用量(治疗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是可以预料、但难以避免的,随着用药目的的不同,副作用与防治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2)毒性反应:指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而引起的机体损害反应。包括急性毒性反应和慢性毒性反应。

  (3)“三致”反应:即致癌、致畸、致突变,属于慢性毒性反应。

  (4)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指少数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反应无法预知,与药物使用剂量及疗程无关,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药理拮抗剂解救无效。

  (5)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6)继发效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又称为治疗矛盾。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下列关于不良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概念是

  A.毒性反应是可预知并应该避免发生

  B.变态反应与剂量大小无关

  C.副反应一般与剂量过大有关

  D.有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仍可残存【答案】C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不良反应。

  A 选项正确: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是可预知的,一般比较严重,应该避免发生。

  B选项正确:变态反应即超敏反应是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变态反应与剂量大小无关。

  C选项错误: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发生的与药物疗效无关的不良反应。

  D选项正确:不良反应表明该患者对于此类药物的不适应,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疹、发热以及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有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仍可残存。

  故此题选C。

  考点三:吗啡

  1.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①镇痛作用;②镇静、致欣快作用;③抑制呼吸: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慢至3~4次/分,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④镇咳;⑤缩瞳。

  (2)平滑肌:吗啡减慢胃蠕动,使胃排空延迟,提高小肠及大肠平滑肌张力,减弱推进性蠕动,易引起便秘。治疗量吗啡引起胆道奥狄括约肌痉挛性收缩,胆囊内压明显提高,可致上腹不适甚至胆绞痛。

  (3)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2.临床应用

  (1)镇痛:吗啡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有效,但对神经压迫性疼痛疗效较差。

  (2)哮喘:用于左心衰竭突发急性肺水肿所致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

  (3)止泻:用于减轻急、慢性消耗性腹泻症状,如伴有细菌感染,应同时服用抗生素。3.纳洛酮为吗啡受体拮抗剂

  【真题重现2020-单选题】吗啡对哪种疼痛是适应症

  A.分娩阵痛

  B.颅脑外伤剧痛

  C.诊断未明的急症疼痛

  D.癌症剧痛【答案】D

  【解析】吗啡久用易成瘾,除癌症剧痛外,一般仅短期应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时。诊断未明前慎用,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考点四:哌替啶

  1.临床应用:(1)镇痛;(2)哮喘:可替代吗啡作为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且效果良好;(3)麻醉前及人工冬眠麻醉前:本品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冬眠合剂,以降低需人工冬眠患者的基础代谢。

  2.不良反应:可致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悸和直立性低血压等。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关于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高胆道压力作用较吗啡强

  B.可引起便秘,并有止泻作用

  C.对妊娠末期子宫,有抗缩宫素作用

  D.镇痛镇静作用较吗啡弱【答案】D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解析】本题考查吗啡的药理作用。

  A选项错误:哌替啶提高胆道压力的作用比吗啡弱。

  B选项错误: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与吗啡基本相同,镇痛、镇静、欣快、呼吸抑制、催吐等。由于作用强度弱、作用时间短,无明显止泻、致便秘作用。

  C 选项错误:哌替啶对妊娠末期子宫平滑肌无明显影响,不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不影响产程。

  D选项正确:哌替啶镇痛镇静作用较吗啡弱。故本题选D。

  考点五: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

  1.静脉注射——产生脱水和渗透性利尿作用。临床可用于:

  (1)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安全而有效的首选药物。但心衰的患者不宜使用。

  (2)青光眼急性发作和术前降低眼内压。

  (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2.口服——可产生渗透性腹泻,可用于从胃肠道消除毒性物质。【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静脉滴注甘露醇后引起利尿的性质是

  A.排钠性利尿B.排钾性利尿C.保钾性利尿D.渗透性利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渗透性利尿。

  A、B、C 选项错误:排钠性利尿主要是噻嗪类药物,增加NaCl和水的排出。保钾利尿药如螺内酯,可以减少K+的排出。

  D选项正确: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药,静脉注射甘露醇后血浆渗透压升高,血容量增加,血液黏滞度降低,并通过稀释血液而增加循环血容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该药在肾小球滤过后不被重吸收,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内渗透压升高,管内外渗透压差的改变使水在近曲小管、髓袢降支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减少,甚至可将肾间质的水吸入肾小管和集合管,产生利尿作用。

  故此题选D。

  考点六: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1.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

  2.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内血栓素(TXA₂) 的生成减少,防止血栓形成。3.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2)凝血障碍:延长出血时间,致出血倾向,可用维生素K 防治。

  (3)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时,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

  (4)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5)瑞夷综合征:在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时,偶可引起瑞夷综合征,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症状表现。

  【真题重现2020-单选题】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是

  A.能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

  B.阻止维生素K 参与合成凝血因子

  C.抑制血栓素A₂ 合成酶,阻止TXA₂ 合成

  D.抑制PGI₂ 酶,阻止PGI₂合成【答案】C

  【解析】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PG) 合成酶的活性,实验证明血小板中PG合成酶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远较血管壁的PG合成酶为高,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使血小板内血栓素 (TXA2)的生成减少,从而抗血栓形成

  考点七: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1.药理作用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抗炎作用极弱。

  2.药物特点肝毒性最强、胃肠道反应最小的非甾体抗炎药。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发热伴溃疡患者宜选用的解热镇痛药是

  A.对乙酰氨基酚

  B.阿司匹林C.萘普生

  D.吡罗昔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选择。

  A选项正确: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但抗炎作用极弱,因此临床主要用于退热和镇痛。由于对乙酰氨基酚无明显胃肠刺激作用,故对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的头痛发热患者,适用本药。

  B、C、D选项错误:阿司匹林、萘普生和吡罗昔康三种药物皆存在明显的胃肠道刺激作用,不宜选用。

  故此题选A。

  考点八:常用抗癫痫药物

癫痫发作类型 首选药物 特殊点
小发作 乙琥胺 对其他癫痫一般无效
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苯妥英钠 对小发作无效,甚至加重;长期应用出现齿龈增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大发作合并小发作 丙戊酸钠 广谱抗癫痫药,有肝毒性
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 苯二氮草类药物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患者男性,58岁,有癫痫病史。晨跑时骨骼肌突现持续性收缩,喉部痉挛。送至医院后,确诊为癫痫大发作,此时医生应首选( )给予治疗。

  A.乙琥胺

  B.卡马西平C.苯巴比妥D.苯妥英钠

  【答案】D

  【解析】卡马西平是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乙琥胺仅用于单纯失神性(小)发作。苯巴比妥常作为小儿癫痫的首选药物。苯妥英钠对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有效。

  考点九:阿托品(M 胆碱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1)腺体:抑制腺体分泌,对唾液腺与汗腺的作用最敏感。

  (2)眼: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

  (3)平滑肌: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降低蠕动的幅度和频率,缓解胃肠绞痛。

  (4)心脏:加快心率

  (5)血管与血压: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2.临床应用

  (1)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各种内脏绞痛

  (2)抑制腺体分泌:全身麻醉前给药

  (3)眼科: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

  (4)抗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

  (5)抗心律失常

  (6)解毒: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阿托品可引起

  A.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B.扩瞳,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C.缩瞳,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D.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阿托品的药理作用。A、B、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选项正确:阿托品为M 受体阻断剂,具有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作用。故此题选D。

  考点十:糖皮质激素

  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口服激素制剂用量或逐步替代口服激素,用于支气管扩张药不能有效控制的慢性哮喘患者,长期应用可以减少或中止发作,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但不能缓解急性症状。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糖皮质激素可以达到长期预防()发作的效果

  A.缺氧

  B.哮喘

  C.心绞痛D.肾绞痛

  【答案】B

  【解析】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防治哮喘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极少有副作用。

  考点十一: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1)心脏骤停:用于溺水、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意外、药物中毒等所致的心脏骤停。

  (2)过敏性疾病: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等

  (3)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4)治疗青光眼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治疗过敏性休克首选的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扑尔敏

  C.阿托品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D.肾上腺素【答案】D

  【解析】过敏性休克所致死亡可发生在几分钟内,迅速处理十分重要。开始治疗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护有效的呼吸与循环功能。应立即给0.1%肾上腺素,先皮下注射0.3~0.5ml, 紧接着作静脉穿刺注入0.1~0.2ml,继以5%葡萄糖液滴注,维持静脉给药畅通。肾上腺素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它还 能对抗部分I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在病程中可重复应用数次。

  考点十二:去甲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1)血管:除冠状动脉外,几乎所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均出现强烈收缩作用。

  (2)心脏:使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

  (3)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都升高。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是

  A.小肠平滑肌收缩

  B.血管收缩

  C.瞳孔缩小

  D.汗腺分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

  A、C、D 选项错误:均属于M 胆碱受体激动的药理作用。

  B选项正确:去甲肾上腺素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其中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

  故此题选B。

  考点十三:强心苷类药物中毒

  (1)停用强心苷指征为视觉异常、心率<60次/分、低钾。

  (2)强心苷中毒最严重、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心脏反应。

  (3)强心苷中毒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心律失常。

  (4)强心苷中毒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早搏。

  (5)强心苷中毒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胃肠道反应。

  (6)强心苷中毒的先兆为视觉异常。

  【真题重现2020-单选题】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护士应重点观察

  A.心率、心律B.是否成瘾

  C.体温

  D.胃肠道反应【答案】A

  【解析】洋地黄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强心药物,具有正性肌力和减慢心率的作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严格遵医嘱给药,当患者脉搏<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通知医生(小儿心率<80次/分时停药)。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考点十四:常用麻醉药

代表药物 特点
普鲁卡因 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
利多卡因 有全能麻醉药之称,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丁卡因 适用于表面麻醉。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布比卡因 作用时间长(5~10小时)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是将穿透性强的局麻药物根据需要涂于黏膜表面,

  使黏膜下神经末梢麻醉。

  A.浸润麻醉

  B.表面麻醉

  C.硬膜外麻醉

  D.蛛网膜下腔麻醉【答案】B

  【解析】表面麻醉是将穿透性强的局麻药根据需要涂于黏膜表面,使黏膜下神经末梢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食管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的浅表手术。如耳鼻咽喉科手 术前咽喉喷雾法麻醉,常选用丁卡因或利多卡因。苯佐卡因也常用于创伤、痔疮及溃疡面等止痛或皮肤瘙痒。

  解剖学

  考点一:绪论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两脚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的姿势称为解剖学姿势。

  2.矢状面: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剖面,即矢状面。其中将人体分为左、右二等份的矢状面,称正中矢状面。

  3.冠状面: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剖面。

  4.水平面:与上述两面垂直,并与地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剖面,又称横切面。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以下姿势不符合人体标准解剖姿势的是

  A.身体直立

  B.两足并立,足尖向前C.上肢垂于躯干两侧

  D.手掌朝向后方

  E.两眼平视前方【答案】D

  【解析】人体标准解剖姿势手掌应该朝向前方(拇指在外侧)。目的是阐明人体各部和诸结构的形态、位置及相互关系。在描述任何体位时,均以此标准姿势为准。

  考点二:骨的分类

  1.成人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3.长骨:一体两端,有骨髓腔内含骨髓,代表骨:肱骨、股骨;短骨:没有骨髓腔,代表骨腕骨、跗骨。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根据骨的形态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即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肩胛骨属于

  A.长骨B.短骨C.扁骨

  D.不规则骨【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骨的分类。

  A选项错误: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如股骨、肱骨。故错误。

  B 选项错误:短骨多成群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运动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故错误。

  C 选项正确:扁骨呈板状,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壁,可保护脏器,如颅盖骨、肋骨,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故正确。

  D选项错误: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上颌骨。故错误。故本题选C。

  考点三:骨的构造

  1.骨的构造:包括骨质、骨膜、骨髓、其他(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2.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在椎骨、骼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骨骺内终生存在红骨髓,临床上常选骼前(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3.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而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对于骨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骨髓无造血功能

  B.黄骨髓无恢复造血功能

  C.黄骨髓有造血功能

  D.充填于骨髓腔及骨松质间隙内【答案】D

  【解析】红骨髓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血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和免疫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所代替呈黄色,为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考点四:椎骨

  1.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它们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2.颈椎的特点:横突根部有横突孔,内有椎动脉及椎静脉通过;第1颈椎又名为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2颈椎又名枢椎,枢椎有齿突。第2~6颈椎棘突短,末端分叉。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长,末端不分叉,呈结节状。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下列关于寰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第2颈椎

  B.无关节突

  C.椎体向上伸出齿突

  D.棘突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寰椎的特点。

  选项A错误:寰椎是第一颈椎,第二颈椎叫做枢椎。

  选项B正确:寰椎呈环形,无椎体、无棘突、无关节突,仅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选项C错误:椎体向上伸出齿突的是第二颈椎枢椎。

  选项D错误:第七颈椎又叫做隆锥,特点是棘突特别长,且末端不分叉,在活体易触及,故常作为椎骨计数的标志。

  故本题选B。

  考点五:胸骨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 )肋,是计数肋的

  重要标志。A.2

  B.4C.6D.8

  【答案】A

  【解析】胸骨角,亦称“Louis角”,是胸骨柄和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微突成角,由软骨连接形成柄胸联合,两侧分别与第2肋软骨形成胸肋关节,交接处稍微隆起。

  考点六:颅骨

  1.脑颅骨有8块,脑颅中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2.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交点形成一个H形骨缝,称为翼点,该处骨质薄弱,其内又有脑膜中动脉通过,受外力打击易破裂出血。

  3.面颅骨有15块,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翼点是哪些骨的会合处

  A.上颌骨、蝶骨、颚骨、颞骨B.额骨、蝶骨、枕骨、顶骨

  C.额骨、颧骨、蝶骨、颞骨D.额骨、蝶骨、顶骨、颞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翼点的组成。

  D 选项正确: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骨缝,称为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处。

  A、B、C 选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D。

  考点七:上肢骨

  1.锁骨呈“~”形弯曲,架于胸廓前上方。锁骨骨折多在中、外1/3交界处。

  2.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腋神经;肱骨中下段骨折易损伤桡神经;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尺神经。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肱骨中部骨折时易损伤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A.桡神经

  B.尺神经

  C.正中神经D.腋神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肱骨的骨性标志。

  A 选项正确:肱骨中部骨折时,容易损伤桡神经。肱骨中段后方是桡神经沟,如果发生了骨折,骨折断端移位容易损伤桡神经,使神经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病人可以出现垂腕、各手指和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背伸、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者完全消失。

  B、C、D 选项错误:表述与题干不符。故此题选A。

  考点八:关节的基本构造

  1.关节面是参与组成关节的各相关骨的接触面。每一关节至少包括两个关节面,一般为一凸一凹,凸者称为关节头,凹者称为关节窝。关节面上被覆有关节软骨。

  2.关节囊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膜构成的囊,附着于关节的周围,并与骨膜融合续连,它包围关节,封闭关节腔。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膜,内层为滑膜。

  3.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内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有一定作用。

  【真题重现2020-多选题】关节的结构可分为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两部分,下列选项中,属于关节主要结构的有

  A.关节唇B.关节面C.关节囊D.关节腔

  【答案】BCD

  【解析】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考点九:上肢骨的连接

  1.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脱位,以前下方脱位为多见。

  2.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是肘部三个重要的骨性标志。正常状态下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连成一条直线;当肘关节前屈至90°时,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在肘关节后脱位时,上述三点的位置关系即发生改变,而当肱骨髁上骨折时,则三点的关系不变。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下列对肩关节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盂唇

  B.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C.肩关节脱位时,易从后方脱出

  D.有肱三头肌长头腱穿过

  E.关节囊厚且坚韧,保持稳定性【答案】B

  【解析】肩关节的结构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较小,因此稳固性差,灵活性大,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来加深关节窝。肩关节关节囊的下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壁相对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方滑出,发生前下方脱位。肩关节囊薄而松弛

  考点十:膝关节

  1.膝关节为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2.半月板是垫在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的两块纤维软骨板。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其外缘与胫骨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有关膝关节描述正确的是

  A.由股骨下端与胫、腓骨上端构成

  B.只能做屈伸运动

  C.能伸展膝关节的肌肉只有股四头肌

  D.以上都不对【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膝关节。

  A选项错误: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B选项错误:膝关节主要做屈伸运动,还可以有内旋、外旋等。

  C选项错误:伸膝关节肌肉群主要包括位于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位于臀部的臀大肌和位于大腿外侧的阔筋膜张肌。

  故本题选D。

  考点十一:十二指肠

  1.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全长约25cm。十二指肠整体上呈“C”形,包绕胰头。2.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上部也称为十二指肠球部是溃疡的好

  发部位;降部的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胆汁胰液经此进入胃中。【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关于十二指肠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指肠整体上呈“C”形包绕胰头

  B.十二指肠依次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C.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

  D.十二指肠悬韧带连于十二指肠下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十二指肠的解剖结构。

  A选项正确:十二指肠整体上呈“C” 形包绕胰头。

  B选项正确:十二指肠依次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C选项正确: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

  D选项错误:十二指肠悬韧带连于十二指肠空肠曲。故此题选D。

  考点十二:肺的形态

  1.肺呈圆锥形,纵隔面中央有椭圆形凹陷,称肺门,其内有支气管、血管、神经、淋巴管的出入。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构成肺根。

  2.左肺斜裂由后上斜向前下,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的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真题重现2022-多选题】肺门是哪几种结构出入于肺的地方

  A.神经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B.支气管C.血管

  D.淋巴管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肺门的组成。

  A、B、C、D选项正确:肺门是神经、血管、淋巴管、支气管出入的门户。故此题选ABCD。

  考点十三:子宫

  1.成人未孕子宫呈前后稍扁,倒置的梨形。子宫分为底、体、颈三部。

  2.成年人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位,子宫的韧带有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脱垂)及子宫骶韧带(牵引子宫向后上,协同子宫圆韧带)。

  【真题重现2020-单选题】限制子宫向侧方移动的主要结构是

  A.盆膈

  B.子宫阔韧带C.子宫圆韧带D.骶子宫韧带

  【答案】B

  【解析】子宫阔韧带有限制子宫向侧方移动的作用。

  考点十四:心血管系统

  1.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2.心位于中纵隔,约三分之二在左侧;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方连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邻膈。

  3.心尖左心室构成,体表投影: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构成;

  【真题重现2021-多选题】下列有关心脏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B.胸肋面大部分由右心室构成C.膈面大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D.左缘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答案】AD

  【解析】心脏的胸肋面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膈面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心尖由左心室构成,左缘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考点十五:心腔

  1.心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半心,左、右半心各又分成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4个腔,同侧心房和心室借房室口相通。

  2.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它们分别与血管的三层膜相对应。心肌层是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3.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三尖瓣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包裹心腔的部分称为心壁,心壁中最厚的一层是( ),

  是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A.心肌层

  B.心内膜

  C.心外膜

  D.心脏瓣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心壁结构。

  A选项正确: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它们分别与血管的三层膜相对应。心肌层最厚,是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B、C、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考点十六: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收缩时,动脉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主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再经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返回右心房。

  2.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收缩时,静脉血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经肺动脉各级分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体循环又称大循环,从()开始

  A.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入主动脉B.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流入肺动脉C.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D.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是左心收缩时,动脉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主动脉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并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经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返回右心房。

  故此题选A。

  考点十七:眼球壁

  眼球壁从外向内依次分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构成。1.纤维膜(外膜)

  (1)角膜占眼球外膜的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但富有感觉神经末梢,富有弹性,具有屈光作用。

  (2)巩膜占纤维膜的后5/6,质地厚而坚韧,呈乳白色,不透明。在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质内,有环形的巩膜静脉窦,是房水流出的通道。

  2.血管膜(中膜)

  (1)虹膜位于中膜的最前部,呈冠状位的圆盘形的薄膜。中央有圆形的瞳孔。(2)睫状体具有调节晶状体,产生房水的作用。

  3.视网膜(内膜)

  (1)视神经起始处有圆形白色隆起,称视神经乳头,中央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2)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稍偏下方约3.5mm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处,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

  【真题重现2021-单选题】视网膜位于眼球血管膜的内面,其组成部分中( )无血管,为感光的敏锐部位

  专注医考精于辅导

  A.虹膜部

  B.睫状体部C.黄斑

  D.中央网【答案】C

  【解析】视网膜位于眼球血管膜的内面,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稍偏下方约3.5mm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处,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

  考点十八:眼球内容物

  1.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具有屈光作用,它们和角膜合称为眼的屈光装置或屈光系统。

  2.晶状体无色透明,富有弹性,不含血管和神经。起主要的屈光作用。

  3.房水无色透明,由睫状体产生。若房水回流受阻,则引起眼内压增高,致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临床上称为青光眼。

  【真题重现2022-单选题】哪项眼球内容物具有维持眼压的作用

  A.泪液

  B.晶状体C.房水

  D.玻璃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房水循环。

  C选项正确:眼内压高低由房水来维持,房水流出受阻则眼内压升高引起青光眼。A选项错误:泪液不属于眼内容物。

  B、D 选项错误:晶状体和玻璃体主要起调节屈光能力的作用。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