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热点事件每日评
【热点链接】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了一项题为“两会在即,你最关心哪些议题”的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共有2201人参与。调查显示,48.8%的受访者期待依法严厉打击医药“黄牛”,48.7%的受访者期待将更多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然后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47.7%),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46.9%),提升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响应能力(42.4%),完善分级诊疗机制(37.2%),提高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32.8%),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32.5%),加大中医药产品的开发和运用(24.4%),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培养,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20.0%)。关于提升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响应能力,我们该怎么看、怎么办?
【政策理论】
1.背景
世卫组织于2020年1月30 日宣布新冠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的最高级别警报。当年3月11 日,该组织宣布将新冠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今年3月11 日,也是世卫将新冠定性为“大流行”的三周年。疫情三年对中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提升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响应能力至关重要,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应对可能发生的下一次公共卫生危机。
2.意义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是保障和维护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及时稳妥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3.对策
(1)提高指挥调度能力。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成功防范和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根本政治保证。
(2)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早发现是有效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的前提。
(3)提高预防控制能力。强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核心能力。
(4)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救治体系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佑人民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基础。
(5)提高物资保障能力。应急医疗物资保障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6)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和应对预案,明确不同级别响应的启动标准和流程,以及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
(7)完善疾控体系。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健全以疾控中心和专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县级以上医院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防治结合、军民融合的疾控体系,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
(8)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技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传染病防控研究基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覆盖全国的协同研究网络。
(9)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教协同,适当扩大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推进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强化高校与疾控机构、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建设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队伍。
(10)强化法治保障。推动制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生物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
【知识运用】
1.新型冠状肺炎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对全球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启发我们应该努力提升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响应能力。对此,你怎么看?
第二天热点事件每日评
【热点链接】
2023年 3月 4 日、5 日,“两会”的召开恰逢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 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截至 2021年底,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达 1700 多家。随之而来的是误诊白诊、先药后方、AI开处方、诊疗事故等乱象,成为埋在行业里的一颗颗“暗雷”。
据有关报道,“患者嘴里出现很多白色的皮,喝水都疼”,在线问诊多位医生却得到了不同的诊断结果:有的认为是“舌炎引起口腔溃疡”,有的诊断为“口腔发炎”,还有的称是“念珠菌感染”,到底哪个医生说的对?类似这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政策理论】
2019年,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2020年,国家医保局公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支持符合规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医保支付政策。
1.背景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我国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将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近年来,“异地就医”、“医保支付改革”、“医保基金监管”等也频频成为事关医疗民生的热议话题。
2.问题
目前互联网购药医保支付还未完全打通。各地医保政策不同,且医保结算涉及医保、医院、药店、患者等各类信息,打通工作难度较大。此外,互联网购药未真正贴近需求。对于老年人、身体不便者、慢病患者等重点特殊人群,购药时效性和药品安全性难以保障,且对药品种类仍有一些特定限制。药品监管难度较大。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当前对处方、配送等关键环节监管难度较大,互联网购药容易出现处方真假难辨、药品质量不合格、骗保等系列问题。
3.对策
(1)相关部门可以加强互联网购药医保支付模式的顶层规划。持续完善“线上就医、线上购药”一体化平台,高标准推行互联网购药医保支付模式,实现电子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等便利服务,组织优质医保定点药房入驻购药平台,重点打造成熟的“手机下单、平台接单、医保支付”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医保购药场景,方便老年人、身体不便者、慢病患者等重点特殊人群进行互联网购药。
(2)加强药品配送管理和智能售药自助终端的布放。增强与各类配送平台的联动,强化药品配送管理,探索线下专人配送模式,解决互联网购药的及时性、安全性问题,让取药像取快递一样方便;加快智能售药自助终端在老旧小区、新兴城区、乡镇、农村等区域的布放,让自助设备走进城市社区、走进基层农村,解决药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持续加强对互联网购药医保支付模式的监管力度。借助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强对药品来源、药品质量的监管,确保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对配送质量、收费标准、线上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严格开展实名认证工作,充分借助人脸识别、指纹认证等安全手段,确保就诊参保人使用真实身份,防止出现冒名就医、盗刷、套刷医保卡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医保使用规范和医保资金安全。
【知识运用】
1.近年来,网上药店和线上问诊平台层出不穷,但是,许多患者在试用后感觉并不理想,许多线上的问诊过程由于患者能提供的参考检查不够清楚或不全等原因,最后大夫很难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甚至出现误诊等严重的情况。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国家医保局公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支持符合规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医保支付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天热点事件每日评
【热点链接】
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方案”,为全世界的抗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2023是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 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对中医药融入大局、参与大局、服务大局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中医药再出发,围绕始终的是服务人民的主线,坚毅迈出的是服务大局新步伐。
3月 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交出了五年来中医药系统亮眼成绩单,一句“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赋予给中医药神圣的责任与使命。
【政策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为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张伯礼等 20位院士提出关于“实施‘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建议,得到中央重要批示,如何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批示是科技战略研究的要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研究设立国家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重大专项。
在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下,历经 2年,近百位专家参加了“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调研,并经评审通过后上报科技部和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已被批准作为“十四五”重大专项备选项目。
1.背景
现代医学近百年飞速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诊断和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并且正在加速从原来的传统医学、循证医学向智能医学转变。见贤思齐,中医药的发展也必须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没有多学科融合与工程技术介入,不可能把中医药“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也必将创新乏力、停滞不前,为健康中国、科技强国作出贡献也将沦为空谈。通过在部分省市先行先试工作,融合创新的医工交叉学科技术
力量正在聚集,开始构建中医药联合创新高地。特别是在广州市黄埔区成立“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集聚了中国中医药、大数据、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和新材料等多学科领域优势力量,旨在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高科技跨界融合、强强联手,体现了中医药领域从未有过的多学科资源跨界融合,以及从未有过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问题
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有目共睹,却因其缺乏数字化、客观化的表达,效果评价困难、生物学机制不清,中医药始终存在“说不清楚、讲不明白”的问题,难以摆脱“中医药不科学”的质疑。
中医药传统手工操作的医疗服务方式存在效率低下、质量得不到保障、规模化供给困难等问题,导致中医药学特色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不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始终没有搭上现代科技快车,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困局重重,步履维艰。
3.对策
为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功能和价值,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面向 2035年的科技重大专项布局,请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尽早设立并实施“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从根本上突破目前中医药技术装备科研投入少、研究力量薄弱、研究队伍局限于中医药领域的困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2)统筹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重点突破“中医先进诊疗设备、中药先进制造设备”的关键技术瓶颈,破解中医药规模化供给能力不足的难题,大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技术升级,推动中医药先进制造水平提升,为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3)完善中医药技术装备市场准入政策体系,将中医药装备配置纳入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要求,将中医药装备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知识运用】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要求,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两部门规定:将适宜的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西医好,有人认为中医好,对于中医与西医,谈谈你的看法?
第四天热点事件每日评
【热点链接】
近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发文称:开学季,导致学生们上吐下泻的诺如病毒将“卷土重来”。此前,宁波、厦门、长春等多地疾控部门也发布提醒,提示诺如病毒已进入高发期,请大家保持个人卫生,做好防护。
【政策理论】
1.背景
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
2.问题
今冬出现诺如病毒爆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
(2)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
(3)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潜伏期较短,造成了对该病毒的防控难度较大。
(4)传染源和传染途径的自身特点,给疾病预防带来困难。病例、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患者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泄物或其它物质(如水等)所污染。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爆发的常见食品。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5)该病毒具有易感性。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
3.对策
(1)及时实施病例管理。鉴于诺如病毒的高度传染性,对诺如病毒感染人员进行规范管理是阻断传播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手段。原则如下:
①病例: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应进行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症状重者需送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医疗机构应做好感染控制,防止院内传播。
②隐性感染者:建议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72小时内进行居家隔离。
③从事食品操作岗位的病例及隐性感染者:诺如病毒排毒时间较长,尽管病例症状消失72小时后,或隐性感染者自核酸检测阳性算起72小时后的病毒排出载量明显下降,但仍可能存在传播的风险。为慎重起见,建议对食品从业人员采取更为严格的病例管理策略,需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2)及时实施环境消毒。由于病毒在病例的呕吐物和粪便中大量存在,应及时规范处理其呕吐物和排泄物,同时做好环境消毒。环境消毒的总体原则如下:
①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和医疗机构应建立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②化学消毒剂是阻断诺如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表面进行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现用现配。
③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或爆发疫情时,应做好消毒工作,重点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④患者尽量使用专用厕所或者专用便器。患者呕吐物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传播,当病人在教室、病房或集体宿舍等人群密集
场所发生呕吐,应立即向相对清洁的方向疏散人员,并按专业方法对呕吐物进行消毒处理。
⑤实施消毒和清洁前,需先疏散无关人员。在消毒和清洁过程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或扬尘。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应按标准预防措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手卫生,同时根据化学消毒剂的性质做好化学品的有关防护。
(3)做好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员密集重点场的防控。学校应及时报告疑似疫情,积极宣传防病知识,当病例集中出现时,及时停课隔离对于遏制疫情进一步扩散有重要意义。
(4)强化食品安全和饮水安全管理。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旦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接触患者排泄物或者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等就有机会被诺如病毒传染。
(5)加强健康宣传教育。疫情流行季节,各级政府及其卫生、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应高度重视、密切合作,充分利用12320热线、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开展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社区群众防控意识,帮助群众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6)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做好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知识运用】
1.2023年初,全国多地疾控部门也发布提醒,提示诺如病毒已进入高发期,请大家保持个人卫生,做好防护。对此,请你结合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谈谈如何防控诺如病毒。
第五天热点事件每日评
【热点链接】
近日,有网友分享视频:发现大量布洛芬连同其他药物一起被扔在楼下垃圾桶里,这些药品均未拆封,保守估计有上百盒。另有网友晒出自己购买的 1000 片退烧药,因到货较晚,失去了用途,如何处理成了难题。此后,“上百盒布洛芬被扔垃圾桶”登上微博热搜,连同此前多
起类似事件,引发对“过期药危害有多大”和“囤药过多如何处理”等相关话题的讨论频频登上热搜头条,引发热议。
【政策理论】
药物都有保质期,存储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家中囤药过多,保管不当容易变质,甚至引发小朋友误食;过多药物长期存放也会造成浪费;如果随意丢弃,还可能污染环境,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根据药品管理法,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 2倍以上 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规定,家庭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废药品属于生活垃圾中的危险废物。随意扔弃药品的行为不可取。因为丢弃的药品在分解后容易污染土壤和水体,从而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一些挥发性强的过期药品还可能成为过敏源。
1.背景
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初期,一些地方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等“一盒难求”,布洛芬是最抢手的药品之一。随着抗疫物资供应的保障,原先“吃香”的抗疫物资却被人们“嫌弃”。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发文称囤药过多,“不知该如何处理现在手头上放到过期也用不完的药物”。
2.问题
药店无法回购,个人不能随意转卖,大多数人的家庭囤药就这样“砸在了手里”,大量药品可能直至过期仍未被服用,导致浪费严重。目前过期药品分类投放点仅在少部分地市设立,大部分省市还存在回收投放点不足的问题。
3.对策
(1)引导市民树立科学合理的购药用药理念,合理备药、定期检查、妥善处置。
(2)倡议全市各药品零售企业对紧缺药品,比如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推广实施拆零销售。
(3)出台临时回收政策,国家可以通过立法形式,把责任划分给药店,为了解决现在一些家庭药物囤积情况,可以紧急由地方政府牵头,按照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临时回收政策,先把目前囤积的药品回收了,或通过社区活动用小礼物比如洗衣液等兑换的方式进行回收。鼓励人们把家中过期药物通过药店进行有序回收和无害化处理。而对于尚未过期可以查明来源的药品,在确保安全后,还是应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让他们将药品回收,然后再免费发放给实际需要使用的患者。
(4)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要求,对药品零售企业拆零销售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督促药品零售企业建立健全药品拆零质量管理制度和销售操作规程,配备药品拆零所需的场所和工具,安排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开展拆零工作。
【知识运用】
1.近日,有网友分享视频:发现大量布洛芬连同其他药物一起被扔在楼下垃圾桶里,这些药品均未拆封,保守估计有上百盒。另有网友晒出自己购买的 1000 片退烧药,因到货较晚,失去了用途,如何处理成了难题。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针对“过期药危害有多大”和“囤药过多如何处理”,单位准备组织一个社区宣传活动,如何开展?
第六天热点事件每日评
【热点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胡小青建议将HPV疫苗纳入适龄女孩接种计划。接种预防性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适当提前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常规接种从11岁至12岁开始,最早可提前至9岁接种。同时也要尽快提高产能和供应,解决宫颈癌疫苗短缺问题。
【政策理论】
1.背景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大多数宫颈癌是由HPV感染所致。HPV预防性疫苗可以诱发机体产生高滴度的血清中和性抗体,以中和病毒,并协助肿瘤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清除病毒感染。我国首款HPV疫苗在2019年12月底获批,并于2020年5月正式上市销售。
2.意义
(1)该建议的提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
(2)有利于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
(3)对于疫苗企业来说有利于疫苗的创新与发展。
3.问题
(1)疫苗数量过于短缺,不足以供应广大群众。
(2)疫苗的质量难以保障。
(3)疫苗相关知识普及缺乏。
4.对策
(1)各大疫苗厂商要提高疫苗产能,保障疫苗能够顺利供给。
(2)广大媒体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要宣传推广。
(3)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推广落实,尤其是农村地区。
(4)国家要加强提高相关医学技术的研发。
(5)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知识运用】
1.对于两会代表建议将HPV疫苗纳入适龄女孩接种计划你怎么看?
第七天 热点事件每日评
【热点链接】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支持生育的政策密集出台。出生率走低、生育焦虑正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今年的两会也有不少代表委员带来了关于生育的提案。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贺丹呼吁“重视一孩”,不能只奖励二孩 三孩,其实一孩才是导致生育萎缩的主要原因。建议中指出,一些地区将政策投入聚焦于二孩和三孩家庭的奖励支持,一孩生育作为保持和提升总体生育水平的
“基本盘”,反而被忽视。这不仅会抑制广大家庭的初育意愿,也将对再生育意愿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影响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
【政策理论】
1.背景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并在2021年5月11 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同年8月2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2.意义
(1)该建议的提出有利于缓解现阶段生育率走低、生育焦虑的问题。重视一孩生育才能保障二孩、三孩的落地,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3.问题
(1)一孩生育体验差从而影响二孩三孩的生育。
(2)经济压力与养老压力也是影响生育的难题。
(3)地方政策对生育支持的偏差。
4.对策
(1)政府应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异。
(2)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生育保险、婴幼儿照护补贴等基本保障制度。
(3)国家要加快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建立,缓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
(4)广大媒体要积极正向客观报道,引导广大群众正确生育观。
(5)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知识运用】
1.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贺丹呼吁“重视一孩”,不能只奖励二孩 三孩,对于重视一孩生育的支持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