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共基础知识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方法 >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之刑法知识:正当防卫

华图教育 | 2022-01-26 13:53

收藏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正当防卫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刑法模块是很多学生的“痛点”,要掌握清楚有关刑法的理论,也是很多考生需要下功夫的地方。今天,小编带着大家复习一下刑法中的正当防卫。

  1.概念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

  2.构成要件

  (1)起因条件:现实的不法侵害。排除:假想防卫。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排除:事前防卫或事后防卫。

  (3)主观条件:具有防卫的意图。排除:防卫挑拨、相互斗殴。

  (4)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排除:株连行为。

  (5)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伤害。排除:防卫过当。

  3.防卫过当及其处罚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特殊防卫权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适用范围: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

  限度:即使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热门推荐:

  事业单位历年进面分数线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新大纲大纲ABCDE改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