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在哪里看国家公务员公告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官网

未知 | 2021-08-26 16:50

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行测的资料分析不同于其他模块,有三个独有的特征:

  1.提分空间大。

  资料分析不是难度大的模块,每一年考题的知识点都比较固定,只需要把往年的常考知识点掌握扎实,是完全可以应对2022年的国考考试的。但没有经过学习,不仅做题速度很慢而且错误率很高,只要掌握了方法,正确率是非常高的。

  2.分值较高。

  行测中的题目虽然都是四选一的单选题,但分值是各不相同的,以地市级行测130题为例,平均每题约为0.77分,资料分析的题目每题可达到1分左右,具体分值每年都会有细微的差距,但从整个行测各个模块来看,资料分析是分值较高的板块。

  3.答题时间较长。

  刚刚提到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与之对应的每题的答题时间也是较长的,我们依旧以地市级行测130题为例,答题时间共120分钟,平均每题的答题时间为55.4秒,而资料分析对于一名可考70分的考生来说,需要用时25分钟左右,平均每题1分15秒。

  为何答题时间这么长?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有很长的带数据的材料需要在答题前阅读和查找数据;二是因为每道题的步骤较多,读题→识别题型→找材料数据→列式→计算→选答案,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且最后一步的计算往往都是四五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三是每篇材料的第五题均为综合分析,需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或者错误的说法,一般每个选项都需要计算,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是一道很浪费时间的题目。

  对于1、2两个特征来说,资料分析是一个很友好的模块,但对于特征3的答题时间较长来说就很不友好了,那么该如何缩短答题时间呢?

  资料分析的最佳答题时间是20~25分钟,我们以25分钟为例(由于时间非常的紧张接下来我们只能以秒为单位啦),每篇材料读材料时间最多为50秒来说,材料下面对应的前四题每题时间达到55秒,那么第五题则剩下105秒,即近2分钟。这只是理论上的,有时会出现一道比较难的题目,也许一道题做个两分钟也不是没有可能,或者每道题目的计算量都比较大,那时间的把控更是难上加难。

  1.做题顺序是关键。

  首先一定是先快速阅读材料。这也是众多优秀考生们的经验之谈,这一步非常的重要,在读材料的过程中,把时间和关键词用比较明显的标记画出来,数据不需要阅读,数据只有在做题代入数据计算时才会用到。题干和材料之中的时间是在做题的时候来确定题目求的是现期还是基期,关键词是为了在做题时可以快速的找到对应的数据在什么位置。读材料的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分钟左右。其次在做前四题时若遇到比较难的题目可以标记出来放到最后去做,因为每年的资料分析都会有1~2道的“难”题,这种难题通常是指计算步骤比较多的题目,若时间充裕是完全可以解出来的,但由于时间有限,这类“性价比”低的题目如果有时间,建议最后做。最后在做综合分析时,不要因为浪费时间轻易放弃,如果幸运的话,也许计算的第一个选项就是正确选项。

  2.计算速度决胜负。

  计算速度直接影响着资料分析的时间,需要考生们熟练地应用加减乘除地估算以及百化分、增长率化除为乘等方法,可在做题的最后决定正确与否的关键一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步做得好,可以又快又准,如果有同学计算速度很慢的话,一定要掌握方法,大量地练习,做题时间慢会严重影响资料分析的分数的。

  3.做题果断不犹豫。

  尤其是在每篇材料的综合分析类的题目,当选出了正确的选项之后,不要去验证其他的错误选项,平时就算是练习的话也不要养成验证的习惯,以免在考场上不去验证,导致在做后面题目时总会想起没有验证的题目,影响后面的题目的正确率。

  方法是好方法,但不适用于临时抱佛脚,趁现在距离国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练习完全来得及,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后,才会缩短做题的时间,为其他科目腾出更多的时间,是提分的好方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