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哪里下载

华图教育 | 2021-08-25 10:07

收藏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会于2021年10月中旬发布公告,今天,华图教育就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22年国考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的相关内容,希望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国考!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中“态度理解”解的是啥?

  在言语阅读理解中态度理解是每年山西省的必考题,一般题量为1—2道,这类题型总体难度算中等,但这种题目为什么要叫“态度理解”解的是什么?今天就跟着老师的课堂,我们一起来解锁出题人的脑回路,题目到底要考察我们什么?拭目以待吧!

  其实态度理解这种题不仅考察大家对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把握的能力,而且也要求大家能够准确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在真题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文章观点比较明确,钉是钉铆是铆、基调清楚。但是也有像林黛玉这样性格的题目,总是暗含着某些情愫,等待着你去挖掘和探索,这就需要大家仔细琢磨了。

  我们还是老方法,先通过提问方式判定题型。态度理解的提问方式会有:

  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某人的观点是:作者/某人支持的观点是:作者/某人对……的态度是:符合作者/某人原意的一项是:带有“观点”“态度”“原意”“评价”等词的提问方式,那我们可以大胆的得出就是态度理解题。

  那具体在题目上怎么呈现呢?隔壁家李大叔花10万块钱买了一个周朝的古董花瓶,有一天他去参加鉴宝,让专家来鉴定。他对专家说:“专家,您看我这花瓶是东周的?还是西周的?”专家经反复鉴定,沉重地说:“这是上周的。”

  专家的观点是:

  A.这是真品

  B.这是赝品

  大家说专家的观点是真品还是赝品呀?没错,是假的,上周刚生产出来的。那其实我们解题是不是问的是专家的观点,找到专家说的内容看他表达观点了没就可以对吧。那我们的解题思路就是读文段、找观点。找的结果就会有两个:一个找到了,要不就是没找到。所以我们可分为有观点类和无观点类。前者又分为明确观点类和隐含观点类。这个比较抽象和笼统,我们来通过一个小互动看一下:

  对于魏大勋帅不帅,每个人看法不同。A同学说“很帅”,B同学说“大勋帅?噢,我的天啊!我可不觉得”,C同学说“魏大勋帅不帅我保留意见,我觉得易烊千玺很帅”。第一个问题:A同学觉得魏大勋帅不帅?A.帅、B.不帅、C.没观点。那我们选择的是A很帅对吧?这种属于明确观点类。第二个问题:对于“魏大勋很帅”,B同学的态度是:A.赞同 B.反对。我们选择的是B,这种情况属于隐含观点类。第三个问题:作者觉得魏大勋帅不帅?A.帅、 B.不帅 、C.没观点我们选择的是C,属于没有明确观点都是在陈述别人的观点。那我们知道了,有观点的情况是不是直接同义替换就可以了。那有同学要问了:什么情况就是有观点呀?第一种情况就是有标志词: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依我看、我希望 、笔者认为、某人认为等。就像狄仁杰:“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是不是标志词之后就是观点了。所以标志词之后是观点。

  第二种有观点的情况是:表达倾向性。像积极词、褒义词,表达肯定支持;消极词、贬义词表达的是否定反对。

  例如:一个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算了八字后,说: “你20岁恋爱,25岁结婚,30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此人怒道:”我今年35岁,博士,光棍儿,没有女朋友。先生闻到略微沉思后,遗憾的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啊!” 那这个例子的知识改变命运是好的还是坏的,是不是不好的呀。那在表达倾向性的情况的时候要求我们在找观点时通过对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信息进行提取、概括。

  最后一种情况是无明显观点引导词。那我们默认文段主旨即为作者的观点。这个处理就是找主旨啦。

  那如果没有找到观点其实就会是整个文段都是列举他人的观点、作者没有主观评价;文段对某一事物对客观描述像说明文、新闻这种文体。在“没找到观点”的情况下,我们答案要点就是“作者未作评论”的选项就可以。

  接下来,我们通过真题巩固一下:

  【例1】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的小河口长城,由青砖修建而成,用白灰勾缝,其门窗也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如今,曾经饱经沧桑的长城砖面已经被抹成了水泥地,历史的印记已经不复存在。就一事一议而言,当地长城的修复工作似乎没有问题,不仅依法依规,还报请了上级审批通过,可就是这样一个层层“合规”的修缮工作,却把“最美野长城”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抹平,把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用硬化路面所替代,不仅让文物保护的圈内人为之痛心,就连普通公众面对这样的修缮也难免气愤。

  从这段文字可知作者对修缮小河口长城做法的态度是:

  A.中立 B.支持

  C.批判 D.讽刺

  这道题正确答案: C

  第一步我们要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修缮小河口长城做法”的关键信息。根据“被抹成了水泥地,历史的印记已经不复存在”“不仅让文物保护的圈内人为之痛心,就连普通公众面对这样的修缮也难免气愤”可知,作者认为“修缮小河口长城做法”是错误的,持否定态度。

  第二步就是对比选项。C项“批判”指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文中“修缮小河口长城”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态度。

  那我们接下来看看剩下的选项。 A项和B项:“中立”“支持”均不符合作者态度。D项:“讽刺”指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文段并未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所以“讽刺”不符合文意。

  原文标题:2022年省考言语理解中“态度理解”解的是啥?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b606a20d6576fb39f135ef3ad8dda8f7)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