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在哪里查看_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

未知 | 2021-08-26 16:47

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图形推理一直以来都是判断推理这一科目当中难度比较大的一个模块,很多时候需要大家具有发散性的思维才能够找到题目中所蕴含的规律。毕竟图形推理一直都是很多智力测试的主流考题,所以这一模块也被很多考生称为能否拿到高分的“分水岭”,因为很多题目一些考生可能一眼就能找到规律,但有的学员反复斟酌也不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尤其是一类题型,看起来每幅图杂乱无章但实际上所有图之前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类题目就是整体求同。

  整体求同是样式类考点中比较难的一类题目,因为很多考生会忽略这一规律。每当复习求同的知识点时,大家都会自动的把求同等同于去异求同,但实际上求同一共分为三个考点。分别是去异求同、相邻求同以及整体求同。(老师将样式类的考点全部整理成了一个思维导图,方便大家复习。)

  这时候有同学就会问了,什么时候考虑整体求同呢?其实整体求同的题目和其他的考点相比特点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才会被很多同学忽略。不过,整体求同属于样式类,所以当图形组成元素相似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整体求同,再者,图图老师整理了一下近几年的考试题目发现,大多数整体求同的题目都会出现以下几种特征图形,分别为圆形、三角形以及四边形。如果大家看到题干所给出的图形均出现了这三种图形时,可以考虑一下整体求同。

  举个例子。

  【例】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http://tiku.huatu.com/cdn/pandora/img/8ed0f2a5-298b-4b70-a33b-2edc7251da37..jpg?imageView2/0/w/1200/format/jpg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④⑤,②③⑥

  C. ①③⑥,②④⑤ D. 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D

  【解析】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组成元素相似,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样式类。而上面的6个图形很明显定义叠加、遍历、相加、相减、去同求异、去异求同、相邻求同都不适合,所以可以考虑一下整体求同,那如果看到了老师刚刚说的当每幅图都有四边形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整体求同,这样就会发现图形②④⑥均有长方形,那再去观察图形①③⑤,看看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发现均有竖线,依此规律分为两组。因此,选择D选项。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例】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这是一道很经典的整体求同的题目。拿到这道题的时候有的同学会觉得三角形比较多所以优先考虑了数角的个数,但是很明显角的个数没有规律,这时我们便可以改变思路,之前提到题干中的三角形比较多,这时我们再仔细观察发现每幅图都有三角形,所以我们可以去尝试一下整体求同,找一个具有三角形的选项。发现只有C选项中有三角形,因此,选择C选项。

  通过这两道题大家就能看出来,整体求同确实不太容易第一时间想到,但如果能够确定特征图形,又或者能够记住适用条件,那这类题目也可以轻松解决!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