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2022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在哪里查看_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

未知 | 2021-08-26 16:48

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行测科目考试中,论证类题目已俨然占据了逻辑判断的半壁江山。加强论证类题目,加强的方式众多,如加强论点、加强论据、建立联系、补充前提……考生易在此处失分,而补充前提的加强方式备受出题者的青睐,屡次出现试卷中。随着近几年逻辑判断整体难度的提升,论证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项越来越复杂,不好理解,且字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需要考生在考试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仔细阅读。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拿下补充前提这一加强方式,从而加强论证类题目的正确率呢?那就需要我们善于运用方法解决此类题型。

  一、补充前提加强方式的介绍

  若要使题干的观点、看法或结果为真,论证的必要条件不可或缺。

  那么,我们如何具体的判断一个选项是否是必要前提条件呢?优先通过语义进行理解,再辅以否定代入法。我们先来了解否定代入法:否定选项,依次带入题干,使论点必然不成立的选项即为必要前提条件。

  下面举个例子我们一起进行体会,7论点:张三需要去宠物医院给狗看病。必要条件:狗患病了。可以看到狗患病一定是论点成立必要条件。

  同样的我们通过否定代入法进行验证,否定选项:狗没有生病,那么论点的带狗去看病显然不成立,所以我们判定这个选项为必要条件型选项。

  二、例题精讲

  【例】澳大利亚研究者研制出一种计算机芯片,他们在一种失明者的大脑视觉皮层中植入该计算机芯片,并将芯片与一副眼镜建立无线连接,借助该眼镜,失明者可看到外界的事物。芯片处理信息需要持续的电量来提供动力,因而大脑中需要植入相当数量的电极。据此,研究者认为这种计算机芯片是能够帮助失明者恢复视觉能力的。以下哪项是研究者做出上述判断所需的前提?

  A. 已有研究表明,在失明者大脑中植入计算机芯片对人体无不良影响

  B. 与植入眼睛的人造视网膜相比,植入大脑的芯片恢复视力的效果更好

  C. 失明者大脑中植入芯片后,无须经过培训即可使用该眼镜片适应其视觉效果

  D. 芯片处理信息的电能只能由电极提供,电极数量越多,提供的电量越足

  在这道题目中,通过阅读设问,我们可以判断此题考点为补充必要条件。首先,确定文段论点:计算机芯片是能够帮助失明者恢复视觉能力。我们采用否定代入法,依次否定四个选项,检验否定哪个选项,可以否定论点。否定A:失明者大脑中植入计算机芯片对人体有不良影响。那么恢复视力的前提被否定了,恢复视力没有意义,论点被否定。否定B:植入眼睛的人造视网膜比植入大脑的芯片恢复视力的效果更好,那么植入芯片依然可以恢复视力,论点成立。否定C:失明者大脑中植入芯片后,须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即可使用该眼镜片适应其视觉效果。视力依然可以恢复,论点成立。否定D:芯片处理信息的电能并非只能由电极提供,可以由其他提供能源,依然可以恢复视力,论点成立。因此,我们看到依次否定四个选项后,只有否定A选项时,论点必然不成立,所以A选项为必要条件,正确选项。

  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必要条件型题目的一种较为明显的考察方式是通过设问进行提示,如: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成立需要的前提条件/假设;当然另一种则是比较隐蔽的考法,设问中不会出现提示,只能通过阅读选项进行分辨。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