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提示: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报名步骤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详见《重庆市2021年度公务员招考职位情况一览表》(附件1,以下简称《招考职位情况一览表》)。招考职位有专业要求的,统一参考《重庆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附件2)。有关报考政策和报名网络技术等事宜,请参阅《重庆市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报考者如对招考职位中的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和其他报考条件有疑问的,可直接电话咨询招录机关。
特别提醒:本次报名,凡毕业证书上所列专业名称与职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一致(含相近相似的专业),但报考者认为所学专业符合报考职位要求的,须由报考者向招录机关提供学校签章的学习课程等证明资料,经招录机关审核同意,并报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报名。
(二)网上报名
本次考试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报考者登录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 rlsbj.cq.gov.cn/)首页“我要办”中的“人事考试网上报名”栏目,点击“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招录考试网上报名入口”进入报名系统。
1. 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在2021年3月1日上午9:00至3月6日上午9: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报名时,报考者须承诺诚信报考,提交的报名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招录机关不对网上填报信息进行资格审查,面试(体能测评、专业能力测试)前对进入面试(体能测评、专业能力测试)的人员进行现场资格审查。报考者在提交报名信息前,请再次认真核对本人所填信息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招考公告及招考职位资格条件,避免误报。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机关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录用资格。
为方便广大报考者了解各个职位的报名情况,重庆市人事考试中心将从报名开始日的第2天(3月2日)起至3月4日止,每天上午11:00左右,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首页“重庆市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栏”,公布各职位报名相关数据。此后,不再公布每日报名数据,待缴费结束后再公布最终报名数据。
特别提醒:为防止大量报考者集中在临近报名结束时报名,造成网络拥堵,请报考者审慎把握报名时间
申论作文如何才能“不拘泥材料”
一:什么是“不拘泥给定资料”?
纵观国考考试试题,“不拘泥于材料”几乎是作文的普遍要求,如:以下例题“(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在国考中“不拘泥给定资料”前边往往还有一个要求,即“参考‘给定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既要源于材料,又要高于材料”。
二:为什么不能“拘泥于材料”?
例题中的材料中写到:“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在他3岁时,母亲蔡素屏不幸被捕就义,第二年,父亲彭湃在上海被捕,慷慨赴死……”而有的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写到:“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大步向前。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在他3岁时,母亲蔡素屏不幸被捕就义,第二年,父亲彭湃在上海被捕,慷慨赴死……”几乎和材料一字不差,自己的思路和论证已经被牢牢地限制在了材料里,也就成了我们说的“拘泥于材料”了。所以,局限于材料内容会让作文语言表达生硬、死板;限制自己的论证思路;而且也容易使自己写的内容与其他人写的东西重复而无新意。所以,不拘泥于材料才有可能让作文脱颖而出,更加出彩。
三:如何“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不拘泥于材料需要我们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有更多领悟和体会,从而针对材料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例题:“城市建设需要‘无’,即空虚之用,隐藏于内的无形部分。瑞丽花园小区的李奶奶,虽然享受到了城市建设舒适的环境、美丽的风景,但因为缺少了健身活动的公共空间仍感觉‘喘不上气来’;历史悠久的南平巷,虽然拥有了繁华的商业,但却破坏了文化的传承,失去了发展的‘根’。2013年湖南井盖吃人的事件现在仍令人心有余悸,今年的暴雨又使得一些城市被淹……一个城市如果只有外在的建设,而缺少了公共空间,缺少了文化,将是一件多么可怕而可悲的事情!所以,城市建设也离不开‘无’,这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之所在。”既有对材料李奶奶、南平巷的思考,又有对于城市井盖文化的体会,避免了照搬照抄,达到了结合材料而又不拘泥材料的效果。
当然,不拘泥于材料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和练习。所以,告诫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既要“两耳要闻窗外事”,关注时事热点,做好写作素材积累;又要“一心只读圣贤书”,静心学习,全力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