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2021年重庆市考报名入口_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华图教育 | 2021-03-03 11:41

收藏

   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提示: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报名时间:3月1日上午9:00至3月6日上午9:00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报名步骤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详见《重庆市2021年度公务员招考职位情况一览表》(附件1,以下简称《招考职位情况一览表》)。招考职位有专业要求的,统一参考《重庆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附件2)。有关报考政策和报名网络技术等事宜,请参阅《重庆市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报考者如对招考职位中的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和其他报考条件有疑问的,可直接电话咨询招录机关。

  特别提醒:本次报名,凡毕业证书上所列专业名称与职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一致(含相近相似的专业),但报考者认为所学专业符合报考职位要求的,须由报考者向招录机关提供学校签章的学习课程等证明资料,经招录机关审核同意,并报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报名。

  (二)网上报名

  本次考试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报考者登录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 rlsbj.cq.gov.cn/)首页“我要办”中的“人事考试网上报名”栏目,点击“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招录考试网上报名入口”进入报名系统。

  1. 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在2021年3月1日上午9:00至3月6日上午9: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报名时,报考者须承诺诚信报考,提交的报名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招录机关不对网上填报信息进行资格审查,面试(体能测评、专业能力测试)前对进入面试(体能测评、专业能力测试)的人员进行现场资格审查。报考者在提交报名信息前,请再次认真核对本人所填信息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招考公告及招考职位资格条件,避免误报。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机关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录用资格。

  为方便广大报考者了解各个职位的报名情况,重庆市人事考试中心将从报名开始日的第2天(3月2日)起至3月4日止,每天上午11:00左右,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首页“重庆市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栏”,公布各职位报名相关数据。此后,不再公布每日报名数据,待缴费结束后再公布最终报名数据。

  特别提醒:为防止大量报考者集中在临近报名结束时报名,造成网络拥堵,请报考者审慎把握报名时间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招录2515人公告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招录2515人职位表下载 

申论热点之数字化阅读

  热点概述:“2019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传统纸质阅读”连续八年成为市民在阅读方式上的首选,纸质书年平均阅读量为6.10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它的占比由最早的52.71%下降到今年的43.52%,与“数字阅读”近几年稳步提高相互形成对照。这说明在新一代阅读群体兴起、电子阅读工具更加先进与适用从而使得使用者范围扩大的大背景下,数字化阅读的便捷与广泛使用得到认可。

  深入分析:

  数字化的优势是存在的。我们谈到某人学识渊薄,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实际上这五车指的是竹简,放在今天,用纸印刷,充其量只有一书包,用光盘印刷,可能不到一张光盘的容量。图书馆的数字化,期刊的数字化,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数字化阅读的不足之处也需正视。数字化阅读碎片化、快餐式、泛娱乐性、随意性的,数字化阅读与图书的深阅读相比,是浅阅读。图书的阅读是眼与心的配合,是形与神的互动。所以孔子教育弟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数字化阅读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用一句流行的词是“被阅读”。看电视、看动漫、看图片时,不需要,也没有时间让你去深思熟虑。

  精准施策:打造有价值的数字化时代阅读: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创造一种有价值的阅读,达到认识、审美和娱乐的功能。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数字化内容思想的贫乏、文字粗俗的问题。如果仅仅是目前这种质量的作品依然长期在网上泛滥,数字化不会走得多远。因为古人说的好,“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没有文采的文章,是不会有生命力的。网上作品的发表,也必须如纸介质出版物的出版一样,需要选择、加工、提高,这种作者、编辑、读者三合一的格局,很难产生优秀作品。

  同时,我们仍然强调阅读经典,即便是阅读数字化的著作,也要从经典开始。因为经典著作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积淀下来的典范之作,其代表了一个时代科学文化的最高水准。既要系统地阅读那些代表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涉猎中外现代名家作品。阅读中要处理好泛读和精读的关系,既要“开卷有益”,还要“术有专攻”,阅读时要处理好学与用、知与行的关系。学习要持之以恒,切忌三日曝五日寒。

  最后,提倡阅读,在全社会形成喜爱读书的风气,需要公民的参与,也需要政府及社团的组织。例如广州每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深圳的读书月,还有像今天这种岭南大讲坛之类的形式,都是在通过政府力量在倡导读书。我相信,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有着三千年阅读经历的中华民族,一定会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共同打造21世纪的书香社会。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