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提示: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报名步骤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详见《重庆市2021年度公务员招考职位情况一览表》(附件1,以下简称《招考职位情况一览表》)。招考职位有专业要求的,统一参考《重庆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附件2)。有关报考政策和报名网络技术等事宜,请参阅《重庆市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报考者如对招考职位中的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和其他报考条件有疑问的,可直接电话咨询招录机关。
特别提醒:本次报名,凡毕业证书上所列专业名称与职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一致(含相近相似的专业),但报考者认为所学专业符合报考职位要求的,须由报考者向招录机关提供学校签章的学习课程等证明资料,经招录机关审核同意,并报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报名。
(二)网上报名
本次考试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报考者登录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 rlsbj.cq.gov.cn/)首页“我要办”中的“人事考试网上报名”栏目,点击“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招录考试网上报名入口”进入报名系统。
1. 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在2021年3月1日上午9:00至3月6日上午9: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报名时,报考者须承诺诚信报考,提交的报名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招录机关不对网上填报信息进行资格审查,面试(体能测评、专业能力测试)前对进入面试(体能测评、专业能力测试)的人员进行现场资格审查。报考者在提交报名信息前,请再次认真核对本人所填信息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招考公告及招考职位资格条件,避免误报。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机关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录用资格。
为方便广大报考者了解各个职位的报名情况,重庆市人事考试中心将从报名开始日的第2天(3月2日)起至3月4日止,每天上午11:00左右,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首页“重庆市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栏”,公布各职位报名相关数据。此后,不再公布每日报名数据,待缴费结束后再公布最终报名数据。
特别提醒:为防止大量报考者集中在临近报名结束时报名,造成网络拥堵,请报考者审慎把握报名时间
申论热点:限制女职工生二胎
热点概述:最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很多家庭开始为迎来第二个宝宝做准备。但是很多单位以“家规”方式规定职工怀孕生子要排队,违者就处罚。
深度解读:
权力任性当休矣。很多单位以“家规”方式规定职工怀孕生子要排队,违者就处罚,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深深地认识到这实质上是将单位“家规”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权力任性的一种表现,这是对职工生育权的粗暴干涉和侵犯,也是对女性职工就业的一种歧视。
出台“家规”缺乏担当。尽管用人单位有一定的苦衷,“员工生育时间表”却经不起推敲。这样的做法不仅背离了法律法规,也没有体现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女性生育合格下一代的意义,绝不低于职业女性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贡献;生育后代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也是职业女性在承担一种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准施策:怎样才能保障女性的生育权不被侵犯,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点,“政府可以采取配套措施,比如通过减少税收、资金倾斜等手段激励雇主聘用女性,约束、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性别平等方面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措施等,使女性的生育权益得到保护。
第二点,通过社会保障统筹等方式分担女职工的生育成本,或者通过税收减免办法,补偿她们在怀孕和生产期间所产生的用工减损等,以调动用人单位保障和维护女性合法权益的积极性,防止用人单位随便限制女职工生育,剥夺女职工合法权益。
第三点,保障好女职工合法权益,让二孩政策能真正惠及每一个家庭,需要政府对女职工权益实行制度兜底,要看到用人单位的苦衷,对用人单位有女职员休产假的,给予财政补贴,减轻用人单位负担。当然,对限制甚至剥夺员工合法权益的单位,应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点,解决职工编制缺少的问题可以建立临时聘任制度,当各单位缺乏职工时,由人事部门统一临时聘用,尽量减少用人单位的负担。还可以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弹性用工制度。
总之,公民生育,不只是个人的私事,而且是关乎国家人口战略的公共大事,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女性生育权利的保障各个层面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