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报考指导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报考指导

2025年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资格复审怎么审查_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

重庆人社局 | 2025-07-22 14:08

收藏

  2025年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成绩已公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华图教育同步重庆人事考试网更新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成绩及资格复审,更多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相关信息,可以多多关注华图教育网站!

>>>点击查询: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查看: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资格复审名单<<<

扫码查看资格复审名单

  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资格审查

  资格复审在面试人选名单公示期内或公示结束后10日内进行。面试人选应按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通知的时间、地点,持本人身份证、符合招聘条件的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高校毕业生还应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以及岗位要求的职称、职业(执业)资格及其他佐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参加资格复审。招聘岗位对学科专业有“方向”要求,但学历学位证书无法体现的,考生应在资格复审时出具能有效佐证招聘专业要求的各学期成绩单或毕业院校(院系)相关证明等材料。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报考,暂未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的,可凭加盖毕业院校印章的各学期成绩单或就业推荐表等材料参加资格复审。

  对未按要求参加资格复审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对需递补进入资格复审的,若因考生提供的通信方式有误、未接听电话等无法联系,视为自动放弃递补资格。

  资格复审合格者,进入面试;资格复审不合格或经确认自动放弃面试的,其缺额按报考该岗位考生笔试折合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若递补人选笔试总成绩相同,则并列进入面试。面试后,查实考生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其缺额不再递补。

  考生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的,还应在面试资格复审时向负责资格审查的单位出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意报考证明》(附件4)。未按规定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意报考证明》或经核实处于最低服务期限的,取消进入后续环节及聘用资格。

  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面试

  面试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3〕72号)、《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办法》(渝人社发〔2016〕281号)等规定组织。

  面试由主管部门会同招聘单位组织实施,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指导监督。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招聘方通知。请考生保持通信畅通并关注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公众信息网站。未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面试的,视为放弃面试。面试任一科目缺考的,不得进入后续招聘环节。

  专业面试采取实操、案例答辩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操作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等情况;综合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团队意识、职业素养等情况。各岗位开展面试的具体方式详见附件1。专业面试、综合面试分值均为100分,附件1的专业面试采取两种不同方式的,每种方式各占专业面试成绩的50%。专业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结构化面试时间为10—20分钟。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考生签字确认。

  若实际参加面试人选达不到预定比例的,最低可按2:1比例开展面试;面试实际竞争比例达不到2:1的,按照2:1相应递减招聘名额,招聘名额无法递减的,取消该岗位招聘。其中,属于紧缺岗位的,经主管部门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认定,可降低比例开考。因考生面试当天弃考、迟到等原因导致招聘岗位仅有1名考生参加面试的,该招聘岗位的面试正常进行。对面试实际竞争比例未达到2:1的岗位,考生任一科面试成绩未达到70分的,一般不得确定为体检人选。其中属急需紧缺人才的,由主管部门会同用人单位按照“人岗相适”原则研究确认并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可确定为体检人选。

  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考试考核总成绩计算

  根据本公告附件1中招聘岗位的“考试类型”和“成绩计算类型”,分别按以下规则计算总成绩(各阶段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按四舍五入计算):

  甲类: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50%+综合面试成绩×50%;

  乙类: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50%+专业面试成绩×25%+综合面试成绩×25%;

  丙类: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40%+专业科目笔试成绩×20%+综合面试成绩×40%;

  丁类: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40%+专业科目笔试成绩×20%+专业面试成绩×20%+综合面试成绩×20%;

  戊类:总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50%+专业面试成绩×50%。

  重庆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蹦跳大叔”缘何“治愈”了一群人?

  【热点背景】

  近日,抖音上的一条视频击中了不少人内心柔软的地方——深秋的夜里,重庆街头,一位带着黄色安全帽的中年男子,在人行道上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前行,这种快乐的气场感染了身边的人。视频传开后,几百万网友为他点赞。

  大叔不知道,这个习惯性的动作居然“治愈”了诸多网友——“看着他跳得很快乐,为什么我自己却感动得想哭”“那是曾经的我,希望也是未来的我”“有多久没有这么快乐过了”“或许这就是人生应该有的状态吧”……(来源:工人日报)

  【热点分析】

  【述背景、点本质】

  与材料中“蹦跳大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生活的现实压力而陷入困惑、迷茫、焦虑的状态,这些状态折射出的是我国城镇居民心理亚健康的问题。从几百万网友点赞的行为可以看出,对待生活和工作,我们需要“蹦跳大叔”这样乐观的心态。

  【分析】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中的数据: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数据背后,是突出的心理问题亟待关注。造成心理亚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为人熟知的有:

  第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外界的快速变化,适应性不够,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导致出现部分人出现心理失衡,心理压力等问题。

  第二,躯体健康状况越差,心理问题发生率越高,生理方面的原因,如常见的肥胖、甲状腺结节等亚健康的人群心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对策】

  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能做事情就是,在社区、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地方,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宣传活动,让大家了解心理健康问题,正视心理健康的问题,引导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接受正规治疗。对于生理上有慢性疾病又同时有心理问题的患者,需要加强心理的干预和引导。

  【结论】

  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这个问题缺少正确的认知。“蹦跳大叔”的乐观心态和快乐的状态,之所以能感染几百万网友,是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快乐能量”。生活和工作没有哪个人是容易的,端正自己的心态,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合理的发泄自己的情绪,与自己的内心和解,才能更好的抓住工作和生活的“快乐”,享受这份快乐,并把这份快乐传染给周围的人。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