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共基础知识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方法 >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之刑法知识:缓刑例题

华图教育 | 2022-01-26 14:05

收藏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缓刑

  【例题】

  1. (单选题)甲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是( )

  A. 1年以上3年以下

  B. 2年以上3年以下

  C. 2年以上5年以下

  D. 只能是2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 )负责执行。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

  C. 社区矫正机构

  D. 人民检察院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根据2018年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3.(单选题)对被判处( )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适用减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热门推荐:

  事业单位历年进面分数线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新大纲大纲ABCDE改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