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暂未公布,一般会于2021年10月中旬发布公告,今天,华图教育就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22年国考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的相关内容,希望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国考!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申论素材:秉持理性,审慎对待“代餐”热
【热点背景】
饭点到了,买一瓶代餐奶昔;没空就餐,来一根蛋白棒;计划减肥,定制一周低脂套餐……近年来,吃代餐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
【提出观点】
科学认识代餐的功效,合理制定膳食、运动计划,真正“管住嘴,迈开腿”,才有助于减轻体重、增进健康。
【综合分析】
代餐,意即能部分或全部代替正餐的食物,包括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代餐零食、蛋白棒等类型,一般具有低热量、易饱腹、营养均衡的特点。代餐最初是为了解决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没有条件吃饭的问题,后来逐步向减肥人群渗透,目前则有向普通人扩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代餐行业销售人员与消费者稳步增加,互联网代餐领域品牌融资金额比较可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直接关系居民膳食营养水平,映照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理念。如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早已从追求“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代餐受到欢迎,与当下年轻人注重体重管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未必人人都有时间精力悉心烹调饮食,如果代餐能代替吃饭、满足营养需求,何乐而不为呢?一些代餐品牌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把人们想瘦的愿望转化为可观的市场需求。
应该看到,作为控制能量摄入的方式,代餐可以成为平衡膳食的一种补充,但仅靠食用代餐产品并不足以控制体重、吃出健康。在一些极端案例中,还存在危害健康的情况。科学认识代餐的功效,合理制定膳食、运动计划,真正“管住嘴,迈开腿”,才有助于减轻体重、增进健康。
购买代餐食品,需要保持理性消费心态。事实上,与其说代餐是一种成熟的食品类型,不如说是流行的消费概念。商家倾向于借助营销策略,把包装新潮的代餐与自律、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挂钩。同时,代餐品牌营销高度依赖社交媒体,往往利用高频次的广告植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某知名代餐品牌创始人曾透露,其营销投入占销售额的20%。与此同时,代餐食品复购率并不高,针对产品质量的投诉也并不鲜见。因此,消费者在挑选代餐产品时应重点关注产品功效,避免被华丽的广告语和包装遮蔽了双眼。
挑选代餐产品,尤须重视各类营养指标。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代餐应严格区分“代餐食品”和“部分代餐食品”,且对于每餐代餐食品能提供的能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必须含有的成分,都有详细数据指标。然而,去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一份轻食代餐粉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在10款代餐粉中,部分产品的营养素指标并没有达到最低要求,或是超过了这个范围的最高标准。消费者在挑选代餐食品时,应该对照相关标准仔细检查配方表,把好入口关。
食物的改进与传播,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当3名中国航天员远在空间站也吃到了鱼香肉丝,在我们这个从不缺乏美食的国度,人们对“吃得更好”的热情一直都在。从长远来看,代餐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离不开严苛的质量把控、健全的行业标准和严密的监管体系。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代餐品牌包装不惜重金,但产品制造却高度依赖贴牌加工,产品可替代性高。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收到的相关投诉表明,代餐食品商家存在虚假宣传、虚标营养成分等问题。类似问题,都是行业需要正视并积极予以解决的。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3日 09 版)
原文标题:2022国考申论素材:秉持理性,审慎对待“代餐”热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cad7b24564737e6cef37df12b96a1aef)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