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链接

未知 | 2021-08-27 16:19

收藏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暂未公布,一般会于2021年10月中旬发布公告,今天,华图教育就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22年国考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的相关内容,希望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国考!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全红婵的“流量”水花能否压住?

  一、热点概况

  在前不久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中,14岁小将全红婵在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以3跳满分,5跳总共获得466.2分,破世界纪录超高成绩夺冠。获得金牌后,全红婵“一战成名”,惊艳了整个跳水界。不仅如此,因其花季少女的可爱与纯真、为母治病而吃苦拼搏的励志故事,迅速在网上走红,成为“流量界”的宠儿。她在广东湛江的老家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主播们接踵而至,甚至冒雨在其家门口进行直播,骚扰式围观给她的家人造成了严重的打扰。

  二、各方观点

  @人民网:对全红婵真正的呵护,绝不是打扰她,更不是骚扰她;不是棒杀她,也不是捧杀她,而是陪她成长,与她一起应对名气带来的“积压感”,因此要给她安静的空间,让她好好“消化”荣誉,并回归正常的人生轨迹。

  @工人日报:励志的正能量应该被保护,而不是被消费。蹭正能量的热点须有前提,即让正能量“保温”并有“增量”,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使其不受侵犯,不让正能量的热点人物成为被消费的流量符号,更不能骚扰其家人的正常生活。

  @光明网:全红婵不是可以无度挖掘的流量富矿,更不是网红们博取关注、流量变现的工具人。

  三、深入解析

  (一)问题本质及原因

  各路主播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其本质目的在于想拍摄到与之相关的家庭信息,通过直播或制作成视频的方式博取大众眼球,让其直

  播间或者视频号能增长“粉丝”,让流量变现,这本质上受利益的驱使。而出现这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流量界”主播们有着过分追求利益的心,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缺乏真善美的态度,缺乏深刻记录客观事实产生共鸣的能力,并非真正为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喝彩,并没有因孩子刻苦练习挣钱救母的故事所真切感动,也不是真心实意关心其母亲病情。带着过分追名逐利的目的所做之事,是吃相难看的假意炒作,是层次低下的哗众取宠。同时,各网络平台也缺乏对内容的严格监管,助推了“网红”变成利益熏心的“网黑”。

  (二)危害及未来忧虑

  祝福并非真心,围观只为换取流量,这样虚情假意的“关注”打扰了全红婵家人的平静生活,甚至连正常的休息都难以保证。善意的劝退却被人恶意解读为“冠军傲慢”,造成部分人对全红婵家人的误解。与此同时,过度关注和消费,也可能给全红婵造成压力和伤害,不经意戴上“流量枷锁”,不留神进入了“人设”的套路也未可知。全红婵当下并未到长身体而带来的运动瓶颈阶段,今后,如若出现成长困难,或出现比赛失利的状况,她自身能否不陷入舆论漩涡,放下压力平淡看待、渡过难关呢?这是全红婵家人、国家跳水队、“跳水女皇”高敏等真正关心全红婵今后发展的人所担忧的。未来职业生涯上的挑战才是运动员要面对的,而不是那些本不应出现的外在舆论烦恼。

  (三)解决之道

  全红婵的“流量”水花能否压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值得庆幸的是,面对这样无底线的“蹭”热度,社会大众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纷纷在相关报道下留言“别打扰”、“好好呵护”等暖心话语,也希望今后社会大众带着善意,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不成为恶意主播的赚取流量的“工具人”。网信部门与各网络

  平台应联合起来,设立审核阀门,严格把关,让炒作和过度消费的直播、视频走投无路、无机可乘。主流媒体应继续担起社会责任,对无底线蹭流量的行为进行批判、曝光,引导社会大众和主播们适度关注运动员的成长与成绩,主动拥抱刻苦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主流价值观。

  希望全红婵不受外界打扰,不忘初心,稳步成长,也祝愿其家人能够尽快恢复平静生活。

  原文标题:申论热点:全红婵的“流量”水花能否压住?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52d3cf21a45d8ad912bee495d8b36201)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