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规范网约车刻不容缓
申论热点:规范网约车刻不容缓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案例导入
今年以来,营运车辆驾驶员未按导航路线行驶,接连引发乘客跳车事件。2月6日,长沙23岁女孩车莎莎通过货拉拉平台租用车辆搬家,在跟车途中司机曾三次偏离导航行驶,车莎莎从副驾驶位置跳窗,后经医治无效身亡。6月12日,杭州市民高女士在乘坐网约车时,司机两次偏离导航路线,高女士因害怕而跳车,导致身体多处擦伤,左臂骨折。
一、表达观点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交通也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普及开来,伴随着新事物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一些司机没有提前与乘客进行沟通就选择一条乘客不熟悉的路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这主要归因于现在社会上一些乘客乘坐网约车遭遇不幸的案例层出不穷。因此,规范网约车刻不容缓,这样做不但可以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福利,也能够避免一些犯罪行为的出现。
二、原因分析
1.网约车司机为了一己私利故意去绕道行驶,还有一些网约车司机为了节省时间,在没有告知乘客的情况下,选择一些车辆较少的小路,为了能够更快的到达目的地,提高接单的效率,从而造成乘客的恐慌。
2.网约车内没有相应的监控音频设备,没有办法对网约车司机进行监督,尤其现在相关案件频发,乘客本来就安全感缺失,面对路线的突然变化让乘客难免会往坏处想,造成乘客的过激行为。
3.平台方对于给出的规划路线没有明确要求,让网约车司机可以自由选择,被一些不法之徒钻了平台的漏洞,造成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
4.对于没有按照行驶路线行驶的网约车司机没有明确的处罚制度,相应的的法律条款不完善,也没有起到法律的威慑力。
三、对策分析
1.要对网约车司机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加强其服务意识,不要因为一己私欲造成不必要的后果。也要加强对大众的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2.平台方提高相应的门槛,对网约车司机的信息,司机的背景进行严格的审核,在乘客约上车后要将信息提供给乘客并且上传到平台的相关数据库进行实时的监控。在网约车内安装摄像头和音频相关的设备,在乘客上车后要自动开启,并在警方的协助下实时监督,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并给予乘客相应的安全感。
3.平台对于已经规划的路线要进行及时的追踪,加大研发力度,可以让乘客在乘车软件进行线路的选择,如果出现前方拥堵等特殊情况,司机要与乘客说明情况后可以由乘客自由选择路线,保证乘客出行的安全性。
4.出台与网约车相关的条款或者文件,规范网约车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建立相应的处罚制度,对一些网约车随意改变路线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严重的吊销其网约车驾驶资质,保证乘客的合法权益。
申论热点:规范网约车刻不容缓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0c330ce9a5c0d71456c2036ed4716e67)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