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题里的排列组合之平均分组
排列组合在国考当中是必考的题型之一,而且考察类型多样,题目难度的跨度大,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学习排列组合,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排列组合“模型”。除了考察较多的“捆绑法”“插空法”之外,“平均分组”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模型。虽然“平均分组”在国考中属于出现频率低的知识点,但是,今年国考还是希望大家引起关注。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分组”的问题:
平均分组就是要把N个不同的要素平均分成M个组。每个组没有属性,等同于分成了M份,一般采用分步原理。例如,第一步需要从个元素当中取出个元素,第二步再从剩下的元素当中取出个元素,直到取完为止,最后要去掉重复的。这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要理解清楚最后平均分组为什么要去重,怎么去重。
例,现有4个不同的人,编号分别为1、2、3、4。如果要把这4个人平均分成两组,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组方式?
分步计算则有:第一步从4个人随机选2个人人出来有=6种,第二步再从剩余的2个人当中选2个有=1种,共有=6种方式.我们可以具体枚举一下:
第一组 | 第二组 | |
① | 1,和2 | 3和4 |
② | 1和3 | 2和4 |
③ | 1和4 | 2和3 |
④ | 3和4 | 1和2 |
⑤ | 2和4 | 1和3 |
⑥ | 2和3 | 1和4 |
可以从表中看到如果只是分两步平均分成两组的话共有6种情况,但是观察表中可以发现①和④这两种平均分组方式其实是一样的,都是1和2一组,3和4一组。同理②和⑤,③和⑥也是一样的分组方式.所以实际的分组情况只有3种,即需要在的基础上除以2,即重复次,共有=3种方式。
同样,若把6个人平均分成三组,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组方式呢?
6人平均分三组,相当于每组有2人。分步计算则有:第一步从6个人随机选2个人人出来有=15种,第二步再从剩余的4个人当中选2个有=6种,第三步再从剩余的2个人当中选2个有=1种,则共有=90种,同样这当中也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这6个人编号分别为1、2、3、4、5、6。我们以其中一种(1,2)(3,4)(5,6)为例:,如下表: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① | 1和2 | 3和4 | 5和6 |
② | 1和2 | 5和6 | 3和4 |
③ | 3和4 | 1和2 | 5和6 |
④ | 3和4 | 5和6 | 1和2 |
⑤ | 5和6 | 1和2 | 3和4 |
⑥ | 5和6 | 3和4 | 1和2 |
通过表格可以发现表中6种分组情况其实都是同一种分法,都是以1和2一组,3和4一组,5和6一组平均分的三组。所以重复计算了6次,即重复次。同理,其他的分法也会存在同样的重复。所以不能只是按照来分组。6个人平均分成三组,实际应有=15种不同的分组方式。
所以,在平均分组的题目中,把N个不同的要素平均分成M个组,则会重复计算次。
以上是所有要素完全平均分组,在平均分组的题目当中总也要注意部分平均的情况。
例,若把6个人分成1,1,4三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组方式?
大家可以看到分成的三组当有只有其中两个组各有一个人,人数相同。所以虽然分三组,但是实际只有两个组被平均分组,所以分步计算则有:第一步从6个人随机选1个人人出来有=6种,第二步再从剩余的5个人当中选1个有=5种,第三步再从剩余的4个人当中选4个有=1种,有两个组平均分组,所以最后一步去重只需要除以即可,而不是除以。则共有=15种。所以,在分组中,无论分成几组,主要还是看分的几个组当中有几个组被平均分。
关于平均分组我们就先了解到这里。后续更多关于排列组合分组问题的技巧,随时关注华图教育官网。祝大家成功上岸!
原文标题:2022国考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题里的排列组合之平均分组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c9eeb7728787cf6593b26fe59ed025bd)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