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之常识哲学多选题技巧
我们的分数差距,更多的是通过多选的方式拉开的。如果多选题里的选项可以十拿九稳的选择或者排除,那自然不存在技巧的问题,因为一切技巧在绝对实力面前是不复存在的,但恰当的技巧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正确率。今天我们就说一下做哲学多选题的时候技巧,先说结论:如果选项没有明显的错误自己又发现不了选项跟题干有什么联系,此选项大概率当选。
我们通过几道真题来验证一下。
真题一: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新的实践基础的结果。新时代新在从“未发展起来”到“发展起来以后”时期,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这是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新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该论述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新时代的判断来源于实践
B. 新时代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B. 新时代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D. 新时代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首先“新时代是新的实践基础的结果”体现了A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的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B项也能分析出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C项正确。
关键在于D项,到底选还是不选,说法正确,但感觉跟题干结合度不够,但根据我们的做题技巧应该当选,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真题二: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说明了:
A. 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揭开神秘面纱”说的就是探月的目的,B可以分析出来,这句话也能够体现出可知论所以C当选。为了探月通过“鹊桥号”中继星传回月背影像图,使得“嫦娥四号”探测器和“鹊桥号”中继星这样的人为事物建立了联系,D项正确。
来到了关键解题点,A改造世界世界通过题干不好分析出来但说法正确,按照刚总结的做题技巧应该当选,因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以及制造“嫦娥四号”探测器均是为了进行月球探索,揭开月球古老神秘的面纱,体现了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真题三: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
A. “我们是答卷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矛盾和问题,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C. “时代是出卷人”,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D. “人民是阅卷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史观
ACD选项通过我们哲学素养分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来到了关键解题点B项会发现跟题干结合度不高,但综合之后得出因为时代变了出的题也要变,如何答也要变,这样B项也就可以体现了。
最后,来跟我重复下做题技巧:如果选项没有明显的错误自己又发现不了选项跟题干有什么联系,此选项大概率当选。
原文标题:行测备考之常识哲学多选题技巧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e33252fcd8510f6d0dd5bb6800f64da5)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