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在哪里看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_国家公务员局官网

未知 | 2021-08-09 13:58

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之资料分析备考浅谈

  一.前言

  资料分析考察的范围窄,难度低,是大家公认的传统的得高分模块,历年考试中,资料分析模块正确率100%的考生大有人在,已经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就得分的性价比来说,资料分析是远远大于数量关系的,毫不夸张的说,资料分析模块较高的正确率是公务员考试成功上岸的必备条件,因此资料分析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历年考情

题型 数量关系 资料分析 言语 判断 常识 合计
2021国考(副省级) 15 20 40 40 20 135
2021国考(市地级) 10 20 40 40 20 130
2020国考(副省级) 15 20 40 40 20 135
2020国考(市地级) 10 20 40 40 20 130

  通过近两年的国考考情我们知道,在国考行测中资料分析考察的题目数量稳定在20道题,较为合理的做题时间是25分钟左右,一般通过纯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文字加图表四种形式对我们进行考察。

  三.基础知识

  资料分析模块,主要包括常见的术语及相关公式、常见的速算方法和常见的题型三个部分,本次我们只围绕常见术语和相关公式进行展开讲解。图1是常见术语的思维导图,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要重点掌握统计学中常见术语和相关的列式计算等。

  3.1常见术语及相关公式

  在统计学中,涉及到相当多的统计术语,但是在资料分析中,我们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术语主要包括: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同比和环比等常见的统计学术语。

  3.1.1基期与现期

  基期:指在计算指数和增速等指标时,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其中“基”是指统计的基数,“期”是指统计的时限;现期:指与基期进行对比的现在时期也称为当前时期。

  例1: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4万,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比其多出31万,那么这句话的默认信息是2001年为基期,2002年为现期。

  3.1.2增长量和增长率(增速和增幅)

  如果我们把B作为现期量,A作为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B-A;增长率m%=,用以表示具体量的相对变化程度,又称为增长幅度或增长速度。增长率(m%)=,,,。

  3.1.3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增长速度,来表示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增长的速度。;环比增长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期(紧挨着的那一期)发展水平相比较的增长速度,用此来说明逐期的增长速度,包括日环比,月环比等。。

  例2:图2是某科研所近两年各个季度发表专利的情况,则2021年第一季度发表的专利的量,环比增长;同比增长=。

  3.1.4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是用100做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来表示,可以用来表示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例3:2019年物价上涨了15%,2020年物价上涨了12%,则2020年物价上涨幅度比去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3.1.5比重

  比重是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都采用百分数的形式。如果总量A,分量B,分量占总量的比重为x%,比重主要考查的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例4:2019年全国互联网企业信息信息服务收入915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1.5%,占全国互联网收入的比重为81%,则2019年全国互联网收入是。

  四.小结

  前面通过对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一些经常考查的统计学术语进行讲解,让同学们可以对资料分析中的一些术语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同学可以通过大量的做历年真题来提高这类题的准确率,对于一些经常弄混的术语,例如,同比和环比等,我们要认真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希望大家早日成“公”。

  撰稿人:夏江瑞

  审核人:张 倩

  原文标题:2022年国考行测之资料分析备考浅谈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6bd4748094c18898b1cc11aee2346048)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