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资料分析—各题型要点梳理
资料分析作为行测考试非常重要的模块,在考生备考时也是大家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而对于初次学习资料分析的考生来说,在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知识点太多、误以为这个模块难度很大的情况。但是,相对于其他模块,资料分析是所有模块中考点最集中、最能确定的一个模块了。从下面两个表格可以看到,出题频率比较高的几个考点主要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以及每篇材料最后的综合分析题,这几部分占据了考试题目的大部分内容,也是大家备考的最主要方向,余下几个出题频率略低但考点难度也不大。
(一)2019-2021国考副省级、市地级资料分析题型分布情况汇总
2019-2021国考副省级资料分析题型分布
简单计算比较 | 基期与现期 | 增长率 | 增长量 | 比重 | 平均数 | 倍数 | 其他 | 综合分析 | 总计 | |
2021 | 1 | 0 | 1 | 1 | 4 | 6 | 2 | 1 | 4 | 20 |
2020 | 1 | 1 | 1 | 4 | 4 | 4 | 0 | 1 | 4 | 20 |
2019 | 3 | 0 | 5 | 2 | 1 | 3 | 2 | 0 | 4 | 20 |
2019-2021国考市地级资料分析题型分布
简单计算比较 | 基期与现期 | 增长率 | 增长量 | 比重 | 平均数 | 倍数 | 其他 | 综合分析 | 总计 | |
2021 | 1 | 0 | 4 | 2 | 5 | 2 | 1 | 1 | 4 | 20 |
2020 | 0 | 1 | 2 | 3 | 4 | 5 | 0 | 1 | 4 | 20 |
2019 | 3 | 0 | 5 | 2 | 1 | 3 | 2 | 0 | 4 | 20 |
实际考试中,资料分析的题目基本上不会超出表格上罗列的这几种题型,而且所用到的公式也都是我们上课讲过的,题型和知识点相较其他模块更确定。所以这也是资料分析非常重要的原因,只要这些基础打好了,考试题就一定在我们的射程范围之内。
(二)各题型考察要点梳理
接下来,我们就上述几个模块简单地给大家梳理下几个最主要的知识点的备考要点:
1、增长率
增长率这一部分在考试中出题很多,也非常的灵活。这一部分除了一般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之外,还需要大家掌握几种其他增长率的类型:混合增长率、间隔增长率和平均增长率。要注意区分不同增长率的含义及出题形式,做到心中有数,明白什么时候用哪个和怎么用的问题。
混合增长率主要用于整体和部分增长率之间的比较问题,基本不需要大家计算,理解在这部分我们讲的技巧性口诀即可;间隔增长率主要用于隔年之间的增长率计算,对应的计算公式直接代入计算即可;平均增长率的公式略复杂,从形式上来说,是整个资料分析当中,唯一的一个超出了加减乘除基本运算的部分,涉及到了n次方的问题,但是这一部分在计算和比较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技巧性,通过相关例题代入分析理解之后,也是可以解决这一类问题的。
2、增长量
增长量这部分相对于增长率没有那么多变形,主要围绕的就是一般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这部分不难,但是有一定技巧性,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计算的速算公式和比较口诀。
其他增长量主要有两个:平均增长量和间隔增长量。平均增长量难度不大,只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大家能代入计算即可;间隔增长量和一般增长量类似,只不过需要把一般增长量计算要用到的r换成间隔的增长率R,然后用间隔的增长率R代入计算即可。
3、比重
比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出题形式也非常多,所以大家对于这一部分的整体内容一定要明确。考察内容既包括现期比重的计算和比较、基期比重的计算以及两期比重的比较和差值,这部分对应公式较多,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
4、平均数
平均数和比重非常类似,很多东西可以直接从比重迁移过来,但是也要注意区别:比重侧重于考察两期比重的差值,而平均数侧重于考察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
5、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由于选项之间没有联系,四个选项要做出选择,题目不难,难在量大,所以这部分在平常做题时可以多归纳,归纳考试中容易出错的考点,在真的到了考场上的时候,能够对易错考点快速识别,进而提高效率。
剩下的几个部分其实难度也不大,简单计算与比较大部分是直接读数、比较或者一步加减法运算,基本上没有任何难度;基期与现期对应的计算和比较都只需要用到最基本的公式,代入计算和比较即可;倍数可以类比比重和平均数,思路都是相通的,而且倍数这一部分的考察内容也更简单,只有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的计算相关问题,不涉及两期比重之间的关系;其他类型更多是混合型的,比如增长量和倍数混合等,但其实用到的还是前边学过的知识点。
以上就是整个资料分析的大致要考察的知识点,当然了,具体到每一部分的题型特征、对应公式和计算问题,还需要大家进一步理解记忆,在听完课之后,可以用以上的框架进行梳理,在整理地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加深自己的印象,将从老师那里听到的知识真正转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原文标题:2022国考资料分析—各题型要点梳理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d445e70ffc6f0be876b1a95afb7ca4ab)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