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资料分析—比重
资料分析是国考行测试卷中最后一个模块,近些年来题量基本稳定在20道,题型比较集中,且难度相对数量关系较低,技巧性也比较强。这一部分,同学们往往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就能得到快速提升。所以对于想要借力国考上岸的同学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梳理下资料分析里面比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比重。所谓比重,就是部分占整体的比例,考试中基本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问法例如:2021年某省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是多少?出现“占”字,就属于比重的题型。
2019-2021国考副省级资料分析比重题型分布
年份 | 现期比重 | 基期比重 | 两期比重比较 | 总计 |
2019 | 0 | 0 | 1 | 1 |
2020 | 2 | 0 | 2 | 4 |
2021 | 3 | 0 | 1 | 4 |
2019-2021国考市地级资料分析比重题型分布
年份 | 现期比重 | 基期比重 | 两期比重比较 | 总计 |
2019 | 0 | 0 | 1 | 1 |
2020 | 3 | 0 | 1 | 4 |
2021 | 4 | 0 | 1 | 5 |
比重内容分为三部分: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和两期比重比较。仔细观察上面表格里国考副省级和市地级的试卷中的比重题量,可以看出近两年比重题型有4~5道,占资料分析总题量的20%~25%,且现期比重方面考察较多,两期比重变化其次,基期比重基本没有考过。接下来咱们就以这两年国考题目为例,给大家展示下比重在考试中的常见形式。
(材料)2013—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收入状况
旅游业总收入(万亿元) | 在线旅游收入(亿元) | |||
交通预订 | 住宿预订 | 度假旅游预订 | ||
2013年 | 2.95 | 1519.67 | 412.10 | 244.20 |
2014年 | 3.38 | 2271.57 | 547.45 | 347.58 |
2015年 | 4.13 | 3325.15 | 862.57 | 549.97 |
2016年 | 4.69 | 5385.42 | 1251.42 | 757.40 |
2017年 | 5.40 | 6389.65 | 1586.19 | 947.47 |
2018年 | 5.97 | 6820.95 | 1881.49 | 1051.81 |
(2020年国考副省级第116题)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收入约占旅游业总收入的:
A.12% B.16%
C.20% D.25%
这道题目问到“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收入约占旅游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多少?”,表格材料给了2018年的数据,题目问的又是2018年,就是现期,出现“占”字,就是比重,像这样,问题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又考比重,就是一道现期比重的计算题。根据比重=部分/整体,选项出现了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加减计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可得,=9755.97,直除首两位商16。因此,选择B选项。这道题对大家来说是不是很容易?国考题目也并非都难,只要大家会识别题型,找对数据套用公式,计算别出错,想要在资料分析这部分拿高分不是梦想!
除了现期比重之外,另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就是两期比重比较了,我们接着往下看。
(材料)2020年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73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0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对境外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0.8%……其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类的投资额同比增长43.2%。
(2021年国考副省级第133题)2020年1—2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外投资额占对境外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约:
A.上升了3个百分点 B.上升了12个百分点
C.下降了3个百分点 D.下降了12个百分点
首先识别题型,题目问到2020年1-2月的……占……的比重比上一年怎么样了,出现了“占”字且有两个时期的比较即为两期比重比较。其次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比重上升;反之,比重下降;a=43.2%,b=1.8%,a>b,比重上升,排除C、D选项。且根据比重差值<|a-b|=43.2%-1.8%=41.4%,无法排除选项。最后我们就要代入两期比重差公式计算:=40.8%×41.4%1+43.2%≈12%,即比重比去年同期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因此,选择B选项。好了,大家学会了吗?同学们一定要把两期比重比较的口诀和公式记住了。
除了上述两个之外,比重还有一个知识点叫基期比重,虽然近几年没考,但是不代表以后就不会考,大家也要了解一下。所谓基期比重,就是说问去年A占B的比重是多少,比如材料给的2019年数据,问2018年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是多少,问题的时间与材料给的时间不一致,又考比重,就属于基期比重的题型,应用公式:。
以上就是比重的内容了,大家一定要好好复习哦,只要掌握技巧和公式,比重就没有难题。
原文标题:2022国考资料分析—比重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8f07567a81e6a9ecd9763b459e0a077f)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