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重庆公务员报名条件有哪些_重庆市公务员网官网

重庆华图教育 | 2021-02-05 16:09

收藏

>>>重庆公考明星课程《山城公考4.0》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变身公考考霸>>>状元基地班

  

2021重庆公务员招录公告暂未发布

  可参考2020重庆公务员招录公告

  报考条件

  (一)报考者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下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3月1日以后出生);

  报考市公安局警令部、刑侦总队以外其他人民警察(含公安人民警察、司法人民警察)职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89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报考法医、狱医、所医职位的,年龄放宽到35周岁以下。

  3.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 具备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7. 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其他要求

  1. 招考职位要求有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20年7月31日。除本公告有明确规定的之外,招考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均需在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

  2.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预约公告,领备考干货礼包<<<


  基层既是改革发展的第一线,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将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目的就是将改革发展的胜利果实惠普更多群众,切实为群众谋取利益、增进福祉,不断加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然而,随着改革任务深入推进,逐步迈进深水区和攻坚区,部门基层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治理等重要领域,虽然部署举措多、底线标准严、调门要求高,行动落实却少、实际成效却差、民意反馈却弱,这种“悬空转”而“不接地”的现象值得深思警惕。

  这种现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自我检视和整改落实阶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些地方,一些敏感问题在集体研讨、集体会商、集中定调之后,仍然选择“绕道走”或者“假整改”,部分普通问题在自我检视、他方反馈、认真排查之后,仍然当做“没看见”或者“不知道”,最终问题仍然在原地“打转”,做了一场“无用功”,正应了古语中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空转”现象并非无中生有,仔细审视,原因有三。首先,“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干部面对各项工作,难免精力不足、力不从心,工作成效难以凸显;其次,随着责任压力的层层传导,干部的心理负担较重,出现畏难情绪、退缩行为,不敢直面问题、勇于担当;最后,部分干部思想认识缺位,宗旨意识淡化,缺乏责任观念,没把工作责任和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融入行动。

  要知道,此弊之危,为害浸深。“空转”之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衍生“盆景”工程、面子工程,形成不良政治生态,直接影响群众利益获得,导致干群之间的感情“降温”,甚至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党的根基、血脉、力量都来自人民,如果不能让群众满意,过了群众这一关,必然恶化党的基层执政环境,动摇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这种后果是可怕的、沉重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性政府”,这就要求坚决彻底解决顽瘴固疾,与基层“空转”说“再见”。多些关心、少些苛责。要给予基层干部更多的关心和鼓励,疏通心里障碍,降低思想包袱,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要避免问责泛滥,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多些担当、少些推诿。干部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坚持服务群众、爱岗敬业的原则,面对“老大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多做群众做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多些实干、少些务虚。上级部门要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的各项要求,少些督察检查,少些表格资料,切实避免重复性、交叉性的工作,让基层干部“肩膀”更轻,更有动力干事创业。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