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重庆公务员报名条件有哪些_重庆市公务员官网入口

华图教育 | 2021-02-05 16:05

收藏

>>>重庆公考明星课程《山城公考4.0》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变身公考考霸>>>状元基地班

  

2021重庆公务员招录公告暂未发布

  可参考2020重庆公务员招录公告

  报考条件

  (一)报考者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下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3月1日以后出生);

  报考市公安局警令部、刑侦总队以外其他人民警察(含公安人民警察、司法人民警察)职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89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报考法医、狱医、所医职位的,年龄放宽到35周岁以下。

  3.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 具备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7. 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其他要求

  1. 招考职位要求有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20年7月31日。除本公告有明确规定的之外,招考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均需在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

  2.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预约公告,领备考干货礼包<<<


  在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和奖惩联动机制启动,向各种失信行为说不;在上海,由于个人信用问题被挡在公考门外的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在海南,三亚市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坚决打击欺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乱象。时值寒冬,“诚信”二字的热度却丝毫不减,向社会注入了信心与力量。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观察近期的一些新闻热点,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公众对失信的焦虑、对诚信的向往。从恒大足球队违约更换胸前广告,引发“赢了冠军,丢了信誉”的反思,到因为质量与描述不符、假冒伪劣等原因,不少消费者“买买买”变成“退退退”,再到手机流量“偷跑”、P2P平台“跑路”等带来的争议,无不告诉我们,诚信缺失的“痛点”不可忽视,社会诚信建设依然任重道远。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面对日益融入世界的现代中国,我们迫切需要回答这样的时代课题:信用的种子如何生根?诚信的力量何以生长?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需要正确价值观来导航。曾几何时,有人把坑蒙拐骗作为发财之道,有人把弄虚作假当成晋升之法,有人企图通过抄袭剽窃成就学术之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带来了价值观上的错乱与扭曲。把“诚信”写入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道德的基石、社会运行的基础,正是为了正本清源,补足精神之钙、校准价值坐标,树立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

  崇尚诚信,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诚信的时代价值。亚当·斯密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基础是道德。今天,当我们由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当法治建设不断推进,诚信既是社会交往中的最好名片,也是创业发展的无形财富。“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不只是古训,更是当代市场经济的精髓所在。

  坚守诚信,浙江义乌才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县一跃成为“世界超市”;守护信用,我们才能在鼠标点击之间开拓出规模巨大的网购市场。反之,不管是“天价虾”让一座城市的形象蒙上阴影,还是“排放门”重创业界巨头德国大众,也在警示人们,信用是易碎品,正如诗人纪伯伦的告诫:欺骗有时成功,但它往往自杀。一位商界人士大声疾呼:21世纪什么最贵?诚信!“素信者昌”,当今时代,拥有信用才有未来;山高路远,守望诚信才能走远。只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社会的信用财富方能保值增值,社会的运行方能文明有序。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一直以来,失信者吃香、守信者吃亏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人们痛心疾首。究其根源,信用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有漏洞,往往是症结所在。纵观全球,靠制度尤其是法治维护社会信用,是各国通行做法。审视国内,通过制度为诚信建设保驾护航,已是大势所趋。

  道德大厦的矗立,离不开的制度“四梁八柱”的支撑。近年来,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炉,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社会诚信建设的谋划,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用账本”等基础性工程,到各地纷纷出台惩戒“老赖”、发布企业“红黑榜”等举措,都是以制度力量培养诚信自觉,营造“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制度环境,让人们选择诚信更有底气,对社会信用的前景更有信心。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倡导“言必信,行必果”,讲诚实、守信用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在基因。社会诚信,人人都是受益者,也是建设者,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出力、个个尽责,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洗礼中,共同赓续诚信血脉、推进诚信建设,合力托起一个讲信修睦、崇德向善的诚信中国。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