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报考指导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报考指导

2024重庆事业单位525联考笔试成绩什么时间查询_事业单位成绩查询官网

华图教育 | 2024-06-12 13:55

收藏

  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24年重庆事业单位525联考成绩查询入口。成绩什么时候公布?估计6月中下旬。重庆华图将同步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敬请广大考生持续关注本站最新动态。考生可Ctrl+D保存网页,方便后期查询:

>>>点击成绩查询入口<<<

【重庆525联考面试电子礼包】

添加客服 免费领取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资格复审(市属)

  资格复审在面试人选名单公示期内或公示结束后10日内进行。面试人选应按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通知的时间、地点,持本人身份证、符合招聘条件的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高校毕业生还应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以及岗位要求的职称、职业(执业)资格及其他佐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参加报名资格复审。招聘岗位对学科专业有“方向”要求,但学历学位证书无法体现的,考生应在资格复审时出具能有效佐证招聘专业要求的各学期成绩单或毕业院校(院系)相关证明等材料。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报考的,可凭加盖毕业院校印章的各学期成绩单或就业推荐表等材料参加资格复审。

  因进入资格复审考生提供通讯方式不准确、拒不接听电话等无法联系的,招聘方可采取短信、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等方式通知,对未按要求参加复审的,视为自行放弃面试资格。

  资格复审合格者,参加面试;资格复审不合格或经确认自行放弃面试的,其缺额可按报考该岗位考生笔试折合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是否递补及递补次数由用人单位报主管部门研究确定。若递补人选笔试总成绩相同,则并列进入面试。面试后,查实考生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其面试缺额不再递补。

  考生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的,应在面试资格复审时向负责资格审查的单位出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应聘承诺书》(附件4)。未按规定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应聘承诺书》或经核实处于最低服务期限的,取消进入后续环节及聘用资格。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内容(市属)

  专业面试采取实操、案例答辩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操作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等情况;综合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团队意识、职业素养等情况。各岗位开展面试的具体方式详见本公告附件1。各面试方式分值均为100分,附件1的专业面试采取两种不同方式的,每种方式各占专业面试成绩的50%。专业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结构化面试时间为10—20分钟。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考生签字确认。

  若实际参加面试人选达不到预定比例的,最低可按2:1比例开展面试;面试实际竞争比例达不到2:1的,按照2:1相应递减招聘名额,招聘名额无法递减的,取消该岗位招聘。其中,属于紧缺岗位的,经主管部门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认定,可降低比例开考。面试当天,因考生弃考等原因导致有关招聘岗位仅有1名考生参加面试的,该招聘岗位的面试正常进行。

  面试由主管部门会同招聘单位组织实施,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指导监督。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招聘方通知。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并关注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公众信息网站。未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面试的,视为放弃面试。

  面试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3〕72号)、《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办法》(渝人社发〔2016〕281号)等规定组织。对面试实际竞争比例未达到2:1的岗位,考生任意一科面试成绩未达到70分的,一般不得确定为体检人选,其中属急需紧缺人才的,由主管部门会同用人单位按照“人岗相适”原则研究确认并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可确定为体检人选。

  >>>点击购买:2024重庆事业单位ABC类面试礼包《1元尚岸礼包》

  >>>点击购买:2024重庆事业单位E类面试礼包《医宝典2.0》

—重庆事业单位面试备考—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热点背景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一批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了名录予以保护。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的制作技艺“榜上有名”,让不少人感慨,从小吃到大的家乡口味就是“身边的非遗”。截至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达1557项。我国已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名录体系,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这既是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的成果,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资源。

  模拟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对此,你怎么理解?

  参考答案

  1.解释含义,解释道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及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以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才能让中华文明在每一次亮相中光彩照人、引人注目,让国人更好地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2.围绕道理谈重要性。

  (1)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但唤醒了民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2)积极培养传承人,也提升了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热爱和参与,同时激发了非遗传承人的荣誉感、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担当,更有助于非遗这一经受历史锻造的技艺和智慧焕发出旺盛生命力。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谋划,提升了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3.结合实际,谈践行。

  (1)加强宣传。通过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相关主题旅游线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景区景点,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短视频、直播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2)组织培养。一方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让传承人纷纷走进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传统技艺,开展交流研讨,经过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使传承人创作大量原真性、实用性、审美性俱佳的作品,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等形式,举办非遗公益培训传习活动,免费培训学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传承。

  (3)政府主导。一方面,建立传承人和保护单位考核评估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各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统筹,实现社会各行业共抓共管、共同推动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科学制定各行业非遗传承规划,提高传承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将濒临灭绝或者亟待挖掘重现的非遗项目保护好、传承好。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