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24年重庆事业单位525联考成绩查询入口。成绩什么时候公布?估计6月中下旬。重庆华图将同步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敬请广大考生持续关注本站最新动态。考生可Ctrl+D保存网页,方便后期查询:
>>>点击成绩查询入口<<<
【重庆525联考面试电子礼包】
添加客服 免费领取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资格复审(市属)
资格复审在面试人选名单公示期内或公示结束后10日内进行。面试人选应按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通知的时间、地点,持本人身份证、符合招聘条件的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高校毕业生还应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以及岗位要求的职称、职业(执业)资格及其他佐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参加报名资格复审。招聘岗位对学科专业有“方向”要求,但学历学位证书无法体现的,考生应在资格复审时出具能有效佐证招聘专业要求的各学期成绩单或毕业院校(院系)相关证明等材料。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报考的,可凭加盖毕业院校印章的各学期成绩单或就业推荐表等材料参加资格复审。
因进入资格复审考生提供通讯方式不准确、拒不接听电话等无法联系的,招聘方可采取短信、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等方式通知,对未按要求参加复审的,视为自行放弃面试资格。
资格复审合格者,参加面试;资格复审不合格或经确认自行放弃面试的,其缺额可按报考该岗位考生笔试折合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是否递补及递补次数由用人单位报主管部门研究确定。若递补人选笔试总成绩相同,则并列进入面试。面试后,查实考生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其面试缺额不再递补。
考生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的,应在面试资格复审时向负责资格审查的单位出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应聘承诺书》(附件4)。未按规定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应聘承诺书》或经核实处于最低服务期限的,取消进入后续环节及聘用资格。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内容(市属)
专业面试采取实操、案例答辩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操作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等情况;综合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团队意识、职业素养等情况。各岗位开展面试的具体方式详见本公告附件1。各面试方式分值均为100分,附件1的专业面试采取两种不同方式的,每种方式各占专业面试成绩的50%。专业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结构化面试时间为10—20分钟。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考生签字确认。
若实际参加面试人选达不到预定比例的,最低可按2:1比例开展面试;面试实际竞争比例达不到2:1的,按照2:1相应递减招聘名额,招聘名额无法递减的,取消该岗位招聘。其中,属于紧缺岗位的,经主管部门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认定,可降低比例开考。面试当天,因考生弃考等原因导致有关招聘岗位仅有1名考生参加面试的,该招聘岗位的面试正常进行。
面试由主管部门会同招聘单位组织实施,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指导监督。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招聘方通知。请考生保持通讯畅通并关注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公众信息网站。未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面试的,视为放弃面试。
面试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3〕72号)、《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办法》(渝人社发〔2016〕281号)等规定组织。对面试实际竞争比例未达到2:1的岗位,考生任意一科面试成绩未达到70分的,一般不得确定为体检人选,其中属急需紧缺人才的,由主管部门会同用人单位按照“人岗相适”原则研究确认并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可确定为体检人选。
>>>点击购买:2024重庆事业单位ABC类面试礼包《1元尚岸礼包》
>>>点击购买:2024重庆事业单位E类面试礼包《医宝典2.0》
—重庆事业单位面试备考—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从传统文化热看文化自信
热点背景
虎年伊始,中国元素一路火出圈。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让观众大呼“再看亿遍”“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用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留下别样奥运记忆;北京冬奥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诉说中国式浪漫;拿下中国雪上项目首金的谷爱凌,雪服上印着中国龙,雪板上刻着龙纹,骄傲地说要把中国元素带到世界、带到自由式滑雪中……
模拟试题
近年来,带有中国元素的节目和产品不断火出圈,比如《只此青绿》、《唐宫夜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等,都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其背后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走红,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整体认识。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和不同的载体让世人熟知,我作为中国人特别的自豪,希望能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深入地了解中国,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2.分析传统文化走红的原因。
(1)首先而言,中华传统文化的走红源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足不出户大家就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
(2)另一方面,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在不断增强,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弘扬传承的扶持力度,群众也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发自内心有了文化认同感。
(3)最重要的还是创作人和传播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论是《只此青绿》还是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等,都在服饰上、形象上、寓意上都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
3.分析传统文化走红意义。
(1)通过节目或者奥运等多种形式让中华传统文化走红出圈,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深切感受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能够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塑造文化自信,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同时,部分传统文化的走红,也给更加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做好了榜样示范,将来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和角色的诞生产出,丰富传统文化的弘扬方式。
4.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发展。
(1)文化传承要营造氛围。通过社会媒体的大力弘扬,像《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优秀的作品,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社会各界中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国内国外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加入到传承队伍中。
(2)文化创作要精益求精。任何文艺精品离不开文艺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决心、精益求精的追求,要真正深入发掘文化精髓,杜绝粗制滥造,对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创造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