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_国家公务员局官网

未知 | 2021-08-20 17:16

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整治“饭圈”乱象

  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答题水平,重庆人事考试网(http://cq.huatu.com/)特别推荐申论热点解读“整治‘饭圈’乱象”。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申论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热点背景】

  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关闭问题群组1300余个,解散不良话题814个,拦截下架涉嫌集资引流的小程序39款,专项排查整治网络综艺节目……日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相关主管部门整治不良粉丝文化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公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饭圈”是粉丝群体因追逐同一偶像而结成的网络社群,“饭”即“粉丝(fans)”,“圈”则体现了群体的边界和区隔。

  【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饭圈”文化因网而生、因网而兴,“饭圈”文化有利也有弊,要通过更多的技术手段,媒体规制措施以及文娱行业自律行为,推动粉丝与明星和偶像之间形成共同成长、良性互动的模式,使“饭圈”的发展能够向阳而立、向善而行。

  [综合分析]

  辩证看待

  正面意义:饭圈”文化在促进年轻人培养向善的集体情感、实现自我表达和自我价值等方面展现出积极的一面。如在抗击疫情时,他们进行的公益物资捐赠等活动,在关键时刻筹措了大量防疫物资,有力支援了抗疫一线。

  负面影响:变异的“饭圈”文化愈发频繁地进入大众视线、渗进大众文化领域,甚至直接败坏社会风气、拉低道德和良知底线,严重影响和破坏年轻人价值观的形成。

  种种“饭圈”乱象,不断的挑战着社会法律道德底线。在“流量至上”“泛娱乐化”等不良导向下,一些资本无视社会责任感,通过数据造假、话题炒作、控评控场来制造“流量明星”,包括教唆过度消费甚至大额消费、网络暴力这些不良行为和现象频频出现,搞一些无底线炒作。

  问题:当前,以主观喜好代替客观评价、妨碍公共秩序、突破自身能力追星,畸形“饭圈”三类生态问题亟待解决。具体体现在:

  一、以主观喜好代替客观评价,对不符合其利益的人群进行无理性、无底线互撕。“饭圈”为了争夺流量,现场应援、转发投票、刷浏览量,组织粉丝积极打榜,对不符合利益的其他人群进行攻击、谩骂,甚至侵犯隐私、人肉搜索,严重损害他人的人身权益和精神健康。

  二、不顾他人,妨碍公共秩序。如“粉丝接送机致航班延误”“粉丝机闹”等事件。

  三、在产业链条的推波助澜下,粉丝突破自身能力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如今的追星行为涵盖了一些被引导的新方式,如与其他粉丝交流、为偶像进行宣传,甚至还存在购买行星命名权、买断大幅广告、赠送昂贵奢侈品等,助长了非理性消费。

  原因:形式多样的“饭圈”乱象背后是“流量至上”畸形导向下的资本黑手。饭圈乱象既涉及到粉丝无底线追星问题,也涉及到平台纵容的问题,还涉及到商家的不良行为问题。

  [参考对策]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偶像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爱豆”,如被人敬仰的钟南山、张桂梅等。

  艺人、平台和企业,要发挥好各自的作用,遵纪守法、严以自律,以好的作品、经得起检验的优秀内容来打动人,让自己真正配得上“粉丝”的喜爱。

  相关部门更需要加强监管、协同发力,打出组合拳,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在治标的同时,拿出治本之策加强对娱乐、演艺、经纪等行业的治理,用法律武器对涉嫌违法犯罪者依法严惩,营造清新有序的行业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