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考申论:综合分析词句理解答题技巧
在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综合分析中的词句理解题,更是每年国联考的重中之重,因此掌握词句理解题的答题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探讨一下这类题,以备在考试中从容应对,取得不错的成绩。
首先我们要识别这一类题,通过两个真题梳理这类题的题型特征:
例1:“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不仅仅是为乡村群众唱几场戏,更重要的是要‘种戏’”。请你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对“种戏”的理解(15分)【2021年国考地市级第二题】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例2:请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乡镇工作虽然忙、累、压力大,但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的理解。(15分)【2020年8月22日多省市联考真题】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不超过350字。
通过对真题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这类题是从材料中划出某个词、短语或句子,让我们谈谈对其的理解或进行意思解释。要求往往会出现全面、准确、简明等要求。
这类题在作答时,需要小伙伴们注意相应的答题技巧:首先,指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即对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其次,还要指出其深层次含义,即要揭示出词语、短语或句子的引申含义。具体所答的要素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进行取舍,一般包括表现、原因、影响、对策。此外,在解释句子时,我们也可以抓关键词进行突破。
下面我们通过真题,将此答题技巧运用其中,帮助我们解题。
【例】请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乡镇工作虽然忙、累、压力大,但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的理解。(25分)【2020年8月22日多省市联考真题】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不超过300字。
给定资料
“真希望自己是‘三头六臂’就好了!”M乡王乡长快人快语。王乡长正在负责完善贫困户档案,要了解家庭人员构成、住房改造前后照片对比、种植养殖种类及数量、扶持项目公示、会议记录、入户追访、满意度调查等内容。一方面,因为建档的需要,要填写大量的表格等资料。另一方面,表格的内容很细致,不到贫困户家中实地调查那是不行的。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很繁琐,有时候要来回跑很多趟。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多,而且某件事成为舆情热点,不仅会极大增加基层工作量,而且让基层干部倍感压力。经历过几次舆情热点事件,M乡宣传干事小陈已经略有心得:尽快披露事实,优先回应网友质疑......然而,小陈却坦言工作不易:“国家强调依法治国,事情处理起来都有程序,需要时间。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快,造成舆论影响迅速放大。”一次该地出现旅游纠纷,消息在网上飞快传开,网友一边倒地批评景区,可是通过调查却发现,其实是游客挑衅。“虽然最后真相大白,可还是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小陈说。
基层,是整个社会的“地基”,这个“地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时代的主流。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他们奋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目前绝大多数政策落地都在县乡,从脱贫攻坚到民生保障,再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入户做群众工作,都离不开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忙得脚打后脑勺,加班是常态,但干部们几乎都没有加班费。有关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乡镇干部平均每天工作10到11个小时,不少乡镇干部五六年没休过假。
王乡长说:“乡镇工作虽然忙、累、压力大,但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C乡党委李书记至今已在5个乡镇工作过,乡镇的每个岗位几乎都干过。“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业发展、土地问题、安全生产……能最深刻地了解中国农村,最全面地锻炼干部能力。”李书记说。基层工作经历让乡镇干部的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工作方式也更接地气,他们也很感谢这样的历练。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文,强调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而且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相关政策也更多向基层干部倾斜。干部想更长远发展,基层工作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经历。”李书记说。
不过,在李书记看来,最重要的还是乡镇工作独特的成就感。“我们很多人都是农村出身,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农村。改变家乡面貌,帮助农民做点事,这是我们肩负的使命。”C乡地处贫困地区,李书记带领群众克服海拔高、交通条件差、缺工人缺材料等困难,在三个月内改造了71栋房子,“看着很多贫困户欢欢喜喜搬进新房,我忍不住流下眼泪。想到靠自己的努力能够改造一方水土,有一种梦想正在一点点地实现的感觉,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真题解析:
我们通过对题目和材料的梳理,不难发现题目需要解读的这句话围绕乡镇工作来讲,有组关联词“虽然.......但是......”需要关注。我们可以结合材料梳理出来忙、累、压力大的内容: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多、工作强度大,且某件事成为舆情热点会极大增加基层工作量,让基层干部倍感压力。
无悔的选择,在材料中讲到以下三点:1.乡镇工作经历有助于干部成长历练,有助于干部深刻了解农村,锻炼干部能力。2.干部任用政策也向基层干部倾斜,国家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基层工作津贴政策,利于基层干部长远发展。3.乡镇工作让基层干部承担改变家乡面貌、造福百姓使命,使其实现个人梦想和价值,成就感强。
找到上述要点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对整句话进行梳理,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句话在材料中承上启下。通过关联词“虽然......但是.....”,可以看出这句话反映了乡镇工作者以人为本、以工作为重的工作原则,以及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参考解析:
忙、累、压力大: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多、工作强度大,且某件事成为舆情热点会极大增加基层工作量,让基层干部倍感压力。
无悔的选择:1.乡镇工作经历有助于干部成长历练,有助于干部深刻了解农村,锻炼干部能力。2.干部任用政策也向基层干部倾斜,国家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基层工作津贴政策,利于基层干部长远发展。3.乡镇工作让基层干部承担改变家乡面貌、造福百姓使命,使其实现个人梦想和价值,成就感强。
总之,这句话反映了乡镇工作者以人为本、以工作为重的工作原则,以及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以上就是对综合分析词句理解题的梳理,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多练习、多积累。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