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创新需要合理运用习惯
在胡兰成的《禅是一枝花》一书里面,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失落和挫败,是我们冲动得想扮演不属于我们的角色”。革新和创造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荣耀、梦想,也伴随着坎坷和无常。但也是只有革新才让我们知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也只有革新才让我们知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革新,与习惯又彼此依存,相互联系。
不执著存量以创造增量。创新需要的要素,不仅只是拥有创新思维,或是充裕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加的重要的是打破习惯,只有“破旧”才能“立新”,习惯其实就是存量,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包括已有的思维,已有的做事方式,已有的物质条件,存量一方面给带来满足感,来消除对于未知的恐惧,但是这些习惯也会将我们束缚其中,左右每个人的思想行为。所以,面对当前万众创新的格局,倡导打破常规,形成创新的机制和氛围,改变习惯非常重要,打破了以往的行政审批制度,才能促成政治体制革新;打破了关系社会,才能促成法治社会建成;打破了市场准入围篱,才能激发创业创新热情。
要创造增量来形成存量。革新需要破旧,改变习惯,而革新的目的则是为了建立新的更好的习惯,也就是创造新的存量。社会是需要稳定的,革新意味着打破了以往民众视为安全感来源的生活方式,从而陷入到不稳定之中。深陷拉美陷阱的国家总是军政府和革命派轮番上台,相较而言,革命党更有理想,但是弊端在于革命之后难以形成新的稳定的新局面,往往又使社会陷入危机,所以革新最终也要形成习惯,变成新的稳定的局面。因而,我们需要创新,更需要健康的创新型社会,我们需要改革,更需要改革带来稳定的局面,我们需要创业,更需要创业带来经济的繁荣。创新不仅是创新本身,而是新的更有希望的局面。
增量与存量共生。两者之间并非恒定不变的,增量和存量在不断演进变化,增量由于时代的洗礼而变成存量,存量由于某种特殊因素又变成了增量。一方面,某一时期新的思想时过境迁便已过时,就如改革初期我们只需要发展经济,“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当下社会我们还需要发展与保护并重,以往的改革存量变成深化改革的绊脚石。另一方面,存量也会为创新提供启发,创新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没有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依托互联网的创新就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没有多年治国理政的经验,深化改革落到实处只会纸上谈兵。就如老庄的自然无为,在以往看来是消极回避,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却变成与万物以生息,顺应自然规律最好的论证。所以,增量与存量缺一不可,需要革新也需要习惯。
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创新成为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我们要打破常规,改变积习,也要利用好已有的积极因素促成新的更好的局面。创新没有止境,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希望能以之改变观念,改变社会,改变我们。
来源文章:广东分院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