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备考:借用例题讲述关于资料分析知识点
资料分析一直以来就是行测考试的拿分大项。但是有的小伙伴们苦于资料分析无从下手提高,又羡慕身边的“速算大神”能够轻易得分。感觉做了很多题目,也没有明显地提高;而且有的时候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其他部分的题目完成的也不好。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资料分析会给我们的行测考试带来自信,你也会成为别人羡慕的“资料大神”。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重点题型和主要技巧。
1.明确解题顺序
拿到一道资料分析,建议大家首先简单阅读一下所给资料,然后再分析所提问题。阅读资料时要注意资料提及的内容,单位,图表以及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看题目。这样容易更加容易锁定答案,找到列式的方式。一般而言,第一题到第五题基本上是由有易到难的,知识点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但是有时也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2.合理分配时间,要学会放弃
结合解题顺序,我们大致知道资料分析都考了什么知识点。对于资料分析部分做题较慢的考生,在平时练习就应该多做限时训练。每次练习尽量先把每篇资料的四道常规题目做完,保证正确率。还有时间的话,最后再去做综合判断题。因为通常综合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就可以被看作一道题目,也就是“一题还比四题强”,特别耗时,计算量很大,为保正确率,我们可以将其放在最后完成。并且在一些材料的考察中还曾出现过前面题目的答案时综合分析题某选项的解题中间量。最后做,压力比较小,更容易提升正确率。
如果时间紧张,我们还可以在解决综合分析问题时,我们可以按照“C-D-A-B”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反向验算。但是实际考试中,如果涉及到的知识点很难,或者计算量很大,而已经到了平时练习的时间上限,那么可以暂时放弃,解答其他部分的题目,等到有时间全部做完其他题目,涂完答题卡之后,有时间再进行计算,或者放弃,毕竟,题目对于考生而言,难度都是一样的,切忌遇题过于较劲纠结。
3.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有的小伙伴会有类似的疑惑,为什么自己平时练习的时候还好,但是一到实战时就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比如数字写错看错等,本来不难的题目,结果却失了分。这与我们小伙伴平时的做题习惯有关。平时做题时,草稿纸很多,手边的笔很多,而且很多小伙伴平时练习时写的字很大且不整齐,频繁更换草稿纸。但是,实际考试中,发给每个人的草稿纸都有限,而且如果字迹不够清楚工整,还会浪费时间。
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小伙伴们要注意字迹工整清楚,不要写过大的演算过程,而且每一步要尽量衔接,这样出现错误时会快速追溯找到错误;而且计算前要看准数字再利用解题方法或技巧计算。
同时,刷题时除了要注意速度,也要注意质量。一方面需要保证每道题目列式计算完整,切忌懒惰,觉得题目简单就会了,只列式不计算,或者一些题目字数较多,概念较新,就放弃解答,等待答案,这样的练习只是主观感觉的练习,对于提分的帮助不大;另一方面需要保证题目的质量。平时的练习要多从近三年的真题入手,同时也要兼顾近三年一些没考过的知识点,每天练习的题目尽量按照行测套题的数量进行,题目类型要尽量多元;个别情况下,某一个资料分析题目会较难,那么可以先跳过这个资料,先做其他,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做较难的题目。
下面,就这一个资料分析,我们简单运用一下这些技巧。
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情况
11月 | 同比增速(%) | 1-11月 | 同比增速(%) | |
货物运输总量(亿吨) | 39.3 | 7.1 | 393.2 | 7.3 |
其中:铁路(亿吨) | 3.2 | -6.5 | 35.0 | -3.2 |
公路(亿吨) | 30.7 | 8.6 | 303.6 | 8.8 |
水运(亿吨) | 5.4 | 7.6 | 54.5 | 6.8 |
民航(万吨) | 55.5 | 3.4 | 538.0 | 5.7 |
货物周转总量(亿吨公里) | 16409.2 | 8.6 | 164873.0 | 10.1 |
其中:铁路(亿吨公里) | 2354.4 | -6.4 | 25200.7 | -5.2 |
公路(亿吨公里) | 5833.0 | 10.4 | 55448.0 | 9.8 |
水运(亿吨公里) | 8204.1 | 12.5 | 84056.0 | 16.0 |
民航(亿吨公里) | 17.6 | 8.5 | 168.7 | 8.8 |
1.2014年1至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为多少亿吨?
A.340.2 B.353.9
C.366.5 D.393.2
解析:定位表格,2014年1至11月货物运输总量为393.2亿吨,11月为39.3亿吨,故求2014年1至10月货物运输总量,可判定此题为简单加减计算问题。2014年1至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393.2-39.3=359.9亿吨
2.2013年1至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是:
水运 B.民航 C.铁路 D.公路
解析:由题干“2013年1—10月我国货运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可知,本题是基期比较问题,比较各领域1—10月基期货物运输总量即可。观察表格可知,各领域1—11月和11月同比增速相差不大,故本题可直接比较1—10月现期值。铁路运输总量为35.0-3.2=31.8亿吨,公路运输总量为303.6-30.7=272.9亿吨,水路运输总量为54.5-5.4=49.1亿吨,民航运输总量为538.0-55.5=482.5万吨,可明显看出公路272.9亿吨最大。(注意单位换算,1亿吨=10000万吨)故正确答案为D。
3.2013年11月我国货物周转总量中,水运周转量占比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A.低于40% B.40%-50% C.50%-60% D.高于60%
解析:由题干“2013年11月份......水运周转量占比”可知,本题为基期比重的计算问题。参照表格材料,查找数据代入为,略小于12,因此水运周转量的占比为40%-50%。故正确答案为B。
4.哪些运输方式在2014年11月的货物运输量占当月货物运输总量的比重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A.仅公路 B.仅铁路 C.铁路和民航 D.公路和水运
解析:由题干“比重超过上年同期水平”可知,本题为两期比重问题,仅需比较a与b的大小关系即可,当a>b时,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由表格可知,11月货物运输总量同比增速b=7.1%,铁路同比增速=-6.5%,公路同比增速=8.6%,水运同比增速=7.6%,民航同比增速=3.4%,同比增速高于7.1%的有公路和水运两项。故正确答案为D。
5.关于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月均货物运输量约为33亿吨
B.每吨货物平均运输距离为500多公里
C.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低于其货运周转量占总体比重
D.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高于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
解析:由题干“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可知本题为综合分析问题,找出正确选项。
A项,2014年1—11月货物运输总量为393.2亿吨,可知月均货物运输量35.7亿吨,错误;
每吨货物平均运输距离==164873393.2≈420公里,小于500公里,错误;
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10%,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总体比重=25200.7164873.0>10%,因此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低于其货物周转量占总体比重,正确;
定位表格货物周转量中 公路和水运,2014年1—11月公路货物周转量为55448亿吨公里,增长率为9.8%,2014年1—11月水运货物周转量为84056亿吨公里,增长率为16%,可知水运现期量和增长率均大于公路,根据“大大则大”,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高于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