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行测备考技巧:你必须转发的成语辨析7组
1.颠扑不破 牢不可破
【词义】
颠扑不破:颠:跌倒。扑:扑打。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永远不会被驳倒推翻。
牢不可破:牢:牢固。破:打碎。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辨析】
两者都有“很坚固,不会被破坏”的意思。“颠扑不破”侧重“绝对正确,无可辩驳”,多用于真理、学说、原则、原理或者事实等方面。而“牢不可破”侧重“非常坚固,无法摧毁”,多用于观念、习俗、制度、友情、团结或联盟等方面。
【例句】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诚然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
2.点铁成金 画龙点睛
【词义】
点铁成金: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辨析】
两者都有“使文章内容变得出色”的意思。“点铁成金”适用范围是修改文章时,使文章变得出色的方法是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而“画龙点睛”适用范围不仅仅是在写文章时,也可以用于说话时,使内容更加传神的方法是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
【例句】
①据说此人手眼通天,有点铁成金的本领,三年级小学生的诗作,经他润色后也能发表拿稿费。
②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3.东鳞西爪 吉光片羽
【词义】
东鳞西爪:原指画龙时龙体被云遮住,只是东边画一片龙鳞,西边露一只龙爪,不见龙的全身。比喻零碎、不全面。
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羽毛。原意指吉光身上的一片羽毛。比喻残存下来的珍贵事物。
【辨析】两者都有“不全”的意思。“东鳞西爪”侧重“零碎、不全面;零星片断,不完整”,适用范围较广。而“吉光片羽”侧重“残存下来的珍贵事物”,如残余仅见的文章、书画类的艺术珍品、遗址文物等,体现珍贵性,适用范围较窄。
【例句】
①戏剧作为一种文体类型,是一个千姿百态的存在,但它不是各种戏剧品的东鳞西爪或杂乱无章的堆砌。
②《汉简》是在我国河西走廊发掘的珍贵文物,吉光片羽,乃无价之宝。
4.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词义】
东山再起: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以后又出来做了大官。后用以比喻隐退后复出任职或失败后重新上台。
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再,重新。熄灭的灰又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或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辨析】
两者都有“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的意思。“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或失败后重新上台,主语是人不能是物。而“死灰复燃”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或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主语可以是人、组织,也可以是事物。
【例句】
①为了振兴经济,在总统特别力邀下,原已归隐田园的他终于东山再起,主掌经济部。
②转型经济促使人们观念更新,催生了一些新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同时也使一些腐朽、落后的观念和行为死灰复燃。
5.动中肯綮 洞若观火
【词义】
动中肯綮:动:常常。中:切中,打中。肯綮:引申为要害或关键。比喻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洞若观火: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非常清楚。
【辨析】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动中肯綮”强调的是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侧重要害或关键处。而“洞若观火”强调观察事物明白透彻、非常清楚,侧重观察得透彻清楚。
【例句】
①翰林学士谈论古昔政治得失,人物臧否,动中肯綮。
②王老师对国际形势看得很明白,洞若观火。
6.独具匠心 别出心裁
【词义】
独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想法或创造性。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辨析】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独具匠心”强调具有独到的想法或创造性,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侧重巧妙的心思。而“别出心裁”强调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侧重与众不同。
【例句】
①此套纪念章设计独具匠心,寓意深刻。
②此次新闻报道的方式别出心裁,把历史镜头、现实镜头连续播映,把赛场内的比赛和赛场外的活动同时报道,使人耳目一新。
7. 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
【词义】
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以偏概全: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指观察和处理问题不全面。
【辨析】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断章取义”侧重引用与原意不符。而“以偏概全”侧重看问题片面、不全面。
【例句】
①他引用那篇文章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影响很恶劣。
②判断事情如果过于狭隘武断,以偏概全,犹如以管窥天,往往会影响个人的判断与学习能力。
【真题演练】
【例1】(2019深圳)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1)古希腊哲学经受了中世纪宗教和近现代科学的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________,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2)轻工业主要生产日用消费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________,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A.牢不可破 休戚相关
B.牢不可破 息息相关
C.颠扑不破 休戚相关
D.颠扑不破 息息相关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经受了中世纪宗教和近现代科学的考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知,作者强调古希腊哲学传递的道理很正确、牢固可靠。“牢不可破”指非常坚固,不可摧毁。“颠扑不破”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永远不会被驳倒推翻,因为文段的主体是“古希腊哲学传递的道理”是学说或言论,所以排除A、B两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个空是“轻工业”和“群众生活”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轻工业”和“群众生活”之间无利害关系,所以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
【例2】(2014青海)“宫斗剧”的盛行及其与当下社会的微妙对应,典型地体现了我们在现实困境中面对传统时的________。在________的“复古”潮流中,各种名目的“传统”泥沙俱下。那些植根于封建帝制基础上、早应被淘汰的历史沉渣,却都随着“复古”潮理直气壮地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手忙脚乱 纷至沓来 沉渣泛起
B.不知所措 风起云涌 东山再起
C.手足无措 蜂拥而至 卷土重来
D.无所适从 此起彼伏 死灰复燃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历史沉渣,却都随着‘复古’潮理直气壮地……”可知,作者对“宫斗剧”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倾向。A项“沉渣泛起”已经沉到水底的渣滓又漂浮了起来,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与前面的“历史沉渣”语义重复,排除A项。B项“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褒义,与文段感情倾向不符,排除B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在……的‘复古’潮流中”,可知只有一种潮流,不存在所谓的“此”与“彼”,D项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C项“手足无措”指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死灰复燃: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