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3月27日公务员联考只剩17天就要笔试,留给你们复习的时间屈指可数。不管你复习得怎么样,都不要放弃,现在你的成绩还没有“定型”,利用好考前黄金备考期,成绩还能再提升一个档次。具体科目可以这样安排:
一、行测科目考前冲刺安排
最后17天想要把之前未掌握的知识点全部掌握是不现实的,即使全部“看”一遍,真正到了考场也未必能用上。所以,要学会看重点!
截至考前15天
回顾历年行测的常考点和必考点,其中资料分析部分,可花上1-2天的时间进行专项梳理和巩固。
考前4-15天
1、温习和提高行测考试的实战技巧。做完套卷后,要及时总结,进行错题分析,发现自身短板并做好记录。
比如,这套试题,哪些是因为粗心失分,那下次一定要避开这些坑;哪些是知识点不会而失分,那就要及时巩固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哪些题目果断放弃,现在也就没必要磕了;怎样安排做题顺序更节约时间,基本宗旨是得分率高的先做,自己认为最难的放在后面去做。
2、继续每天做1套行测标准预测卷或者省考真题,还原真实的考试场景。检验考场实战技巧的应用效果,抓重点地进行集中“整改”。
考前3天
1、考生除了对之前一个多星期做的题目进行梳理,把错题本重新看一遍,不会的题目可放弃了。在保证基础分全部拿到的情况下,尽量去拿到较难题目的分值,那么整场考试下来,行测的分一定不会低。
2、继续每天做一套行测题目。重在保持题感,题感不能丢,这时候可以选一套难度稍低一些的试卷,做完以后不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二、申论科目考前冲刺安排
1、每天花1-2个小时积累一些申论名言佳句、申论优秀范文等,充实自己的申论素材库。
2、做真题。做真题最明显的用处在于熟悉申论试题的基本题型;另一方面能从申论试题的演变中找到变化和特点,掌握省考申论阅卷的基本要求。
3、理顺思路,题型过一遍。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题型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等。在此,公考通和大家一起回顾不同题型的作答思路:
(1)归纳概括题。这类题比较简单,是解答其他申论题型的基础。概括题要能通过审题、结合给出的材料进行提炼概括,稍微进行语言上的修饰即可。总之,概括题的宗旨即为来自材料又高于材料;
(2)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的设置相对多样,作答的逻辑十分关键。考生要注意总体的答题思路,即是时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次来解决。为避免僵硬,考生可通过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起伏。
(3)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题分为两大题型:一是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二是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前者需要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对材料本身进行小概括,而后者只需要针对时间提出对策即可。另外,考生在作答时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并注意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具体性。
上述几种题型所要求的能力即贯穿在申论考查的始终,考生要在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及提出对策题的练习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最后,冲刺备考之余给考生的小提醒:
(1)请考生牢记准考证打印的时间,及时打印。
(2)在准考证打印之后,考生可及时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在临考前一天踩点并规划好考试当天的赴考路线,预定酒店,计算好时间。把天气、交通等因素考虑进去。笔试前的准备稍微琐碎,请考生们一定要自行把该做的事项罗列清楚,未雨绸缪。
(3)紧张的笔试冲刺阶段,考生更要注意饮食,作息规律。把自己提前调至“战斗状态”,可按省考的笔试时间实战演练,最好间隔些地找笔试真题练习一下,精神注意里集中起来,这样才能保证临考时全力投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你离公考梦想还会远吗?
(4)笔试前一天,把考试当天需要携带的黑色墨水笔、铅笔、橡皮、身份证、准考证等考场必需品准备妥善。
最后,预祝广大考生旗开得胜,考试成功!
—— 重庆公务员备考 ——
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解题技巧之判断推理之真假话
为了让大家在行测备考中能够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在这里重庆人事考试网给大家介绍一种判断推理题型的做题方法——真假话题型的做题方法,真假话题型有如下特点:题干中有几个人说了几句话,但是不确定真假,我们需要根据要求选择正确选项。下面重庆人事考试网带大家来看一个题目。
【试题再现】
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 甲:是乙作的案 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 丙:丁是案犯 丁:不是我作的案 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 如果以上为真,则以下(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
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
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
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
【参考解析】:这就是典型的一道真假话的题目,甲乙丙丁四个人说了四句话,题干告诉我们其中一句是假话,也就是是说有三句是真话,即使这样,我们也不确定说假话的是谁,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同学就开始犯愁了,或者开始从头开始假设了。其实,做这种题是有一定方法的,能帮助大家快速进行选择。
我们先来把题干四个人说的话进行整理:
甲:乙作案
乙:乙和丁一起作案
丙:丁作案
丁:不是丁作案
观察他们说话的内容,会发现丙和丁说的是相反的,也就是相互矛盾,矛盾的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永远一真一假,所以丙和丁说的话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告诉我们的已知信息:只有一个人说假话,说明说假话的人只可能是丙或者丁。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甲和乙,既然假话在丁和丙之间,说明甲和乙说真话,那么我们就能够知道确实是乙和丁一起作的案。
那么丙和丁到底谁说假话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刚才推出的已知信息——乙和丁一起作案,带入丙和丁中进行验证,发现丁说假话。所以这道题我们选择C。
是不是非常简单呢,我们来一起进行一下这类题型做题步骤的总结:
在真假话中找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之间一真一假;
绕考矛盾判断其他信息的真假性,得出确定信息;
将确定信息带回到矛盾关系中得出正确答案。
再精炼一些就是1.找;2.绕;3.回
点击查看>>>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购买>>>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学霸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