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重庆公务员报名条件有哪些_重庆人事考试网官网

重庆华图教育 | 2021-02-05 16:20

收藏

>>>重庆公考明星课程《山城公考4.0》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变身公考考霸>>>状元基地班

  

2021重庆公务员招录公告暂未发布

  可参考2020重庆公务员招录公告

  报考条件

  (一)报考者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下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3月1日以后出生);

  报考市公安局警令部、刑侦总队以外其他人民警察(含公安人民警察、司法人民警察)职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89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报考法医、狱医、所医职位的,年龄放宽到35周岁以下。

  3.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 具备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7. 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其他要求

  1. 招考职位要求有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20年7月31日。除本公告有明确规定的之外,招考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均需在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

  2.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预约公告,领备考干货礼包<<<


  长期以来,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诸多努力,也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让生命更能绽放光彩,最近,一段名为“45度让路法”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中,在拥堵的三车道路上,救护车被前方车辆堵住,两条车道上的车辆都分别向自己左右前方45度角侧身转向,为后方的救护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在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这种行为是对尊重生命的最好诠释。

  45度让路法为如何正确避让紧急车辆提供了良好示范。过去,尽管避让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车主的法定义务。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条件复杂,如何正确避让特种车辆,对于不少车主来说是个难题。而且,不少车主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和训练而无法为特种车辆提供避让,致使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错失了生命救援的“黄金时间”。“45度让路法”为车主们提供了一种参考和示范——用整齐划一的方式,迅速向两边避让救护车,反应快速敏捷的同时又兼具美感,为急需求助的人,开辟出一条生命绿色通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先行,为生命让行。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思考该让路法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落地的问题。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虽然当前的45度让行法大获好评,但是,好做法出现的同时,不能让它只是高山仰止,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它落地,惠及现实。实际上,“45度让路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情形,在操作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比如,城市道路通行条件千差万别,有的地方道路宽阔,有的道路较为狭窄,车流量大,如果碰巧又遇到上下班高峰期, 现在,一些车主的违章在有证据证明救助危难或者紧急避险造成的情况下。如果最终还是接到了处罚通知,尽管相关法律规定车主可以到交警部门进行申诉,交警部门将优先进行查证核实,第一时间予以核销。但是,仍有不少网友担心后续的申诉难以及申诉成本过高等问题,对此相关部门也要拿出实招亮出新招,比如通过技术手段识别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而判定车辆让行不属于违法行为,让敢于让行的车主少跑腿或者不跑腿,切实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

  社会的发展是多元的,敬畏生命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45度让路法”视频的走红,让避让特种车辆的社会共识更加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也该知道,这并非是给特种车辆让行的唯一正确打开方式,我们广大民众,应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齐心协力,或许还能激发出更多更好适用于不同路况操作的让行方法,共同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为生命让行!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