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报考指导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报考指导

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资格复审时间_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资复公告

重庆人社局 | 2025-07-16 17:07

收藏

  2025年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成绩已公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华图教育同步重庆人事考试网更新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成绩及资格复审,更多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相关信息,可以多多关注华图教育网站!

>>>点击查询: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查看: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资格复审名单<<<

扫码查看资格复审名单

  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资格审查

  资格复审在面试人选名单公示期内或公示结束后10日内进行。面试人选应按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通知的时间、地点,持本人身份证、符合招聘条件的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高校毕业生还应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以及岗位要求的职称、职业(执业)资格及其他佐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参加资格复审。招聘岗位对学科专业有“方向”要求,但学历学位证书无法体现的,考生应在资格复审时出具能有效佐证招聘专业要求的各学期成绩单或毕业院校(院系)相关证明等材料。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报考,暂未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的,可凭加盖毕业院校印章的各学期成绩单或就业推荐表等材料参加资格复审。

  对未按要求参加资格复审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对需递补进入资格复审的,若因考生提供的通信方式有误、未接听电话等无法联系,视为自动放弃递补资格。

  资格复审合格者,进入面试;资格复审不合格或经确认自动放弃面试的,其缺额按报考该岗位考生笔试折合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若递补人选笔试总成绩相同,则并列进入面试。面试后,查实考生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其缺额不再递补。

  考生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的,还应在面试资格复审时向负责资格审查的单位出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意报考证明》(附件4)。未按规定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意报考证明》或经核实处于最低服务期限的,取消进入后续环节及聘用资格。

  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面试

  面试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23〕72号)、《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办法》(渝人社发〔2016〕281号)等规定组织。

  面试由主管部门会同招聘单位组织实施,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指导监督。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招聘方通知。请考生保持通信畅通并关注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公众信息网站。未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面试的,视为放弃面试。面试任一科目缺考的,不得进入后续招聘环节。

  专业面试采取实操、案例答辩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操作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等情况;综合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团队意识、职业素养等情况。各岗位开展面试的具体方式详见附件1。专业面试、综合面试分值均为100分,附件1的专业面试采取两种不同方式的,每种方式各占专业面试成绩的50%。专业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结构化面试时间为10—20分钟。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考生签字确认。

  若实际参加面试人选达不到预定比例的,最低可按2:1比例开展面试;面试实际竞争比例达不到2:1的,按照2:1相应递减招聘名额,招聘名额无法递减的,取消该岗位招聘。其中,属于紧缺岗位的,经主管部门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认定,可降低比例开考。因考生面试当天弃考、迟到等原因导致招聘岗位仅有1名考生参加面试的,该招聘岗位的面试正常进行。对面试实际竞争比例未达到2:1的岗位,考生任一科面试成绩未达到70分的,一般不得确定为体检人选。其中属急需紧缺人才的,由主管部门会同用人单位按照“人岗相适”原则研究确认并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可确定为体检人选。

  2025重庆事业单位615联考考试考核总成绩计算

  根据本公告附件1中招聘岗位的“考试类型”和“成绩计算类型”,分别按以下规则计算总成绩(各阶段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按四舍五入计算):

  甲类: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50%+综合面试成绩×50%;

  乙类: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50%+专业面试成绩×25%+综合面试成绩×25%;

  丙类: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40%+专业科目笔试成绩×20%+综合面试成绩×40%;

  丁类: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40%+专业科目笔试成绩×20%+专业面试成绩×20%+综合面试成绩×20%;

  戊类:总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50%+专业面试成绩×50%。

  重庆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让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乡村迈向“数字时代”

  热点背景

  打开手机,远程“掌控”蔬菜大棚里的温湿度调节、卷帘通风;“垃圾分类数字档案”分发到每家农户,分类投放垃圾可以通过电子账户积分变现;党务、村务、财务网上一键即达,政务服务网上办节约办事时间……一幕幕生动场景,诠释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久前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等8个方面进行部署。

  模拟试题

  打开手机,远程“掌控”蔬菜大棚里的温湿度调节、卷帘通风;“垃圾分类数字档案”分发到每家农户,分类投放垃圾可以通过电子账户积分变现;党务、村务、财务网上一键即达,政务服务网上办节约办事时间……数字技术成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提出观点。

  数字经济触角不断延伸,正跨越乡间小路、连通山岭沟渠、融入乡村生活众多场景,改变着人们的点点滴滴。信息化成为田园牧歌的生活常态,数字乡村的美丽图景正徐徐展开。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

  2.分析意义。

  (1)有效缩短城乡发展差距。数字技术将乡村资源补给城市发展需要,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也需要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乡信息互通、共建、共享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在数字时代推动城乡之间资源、机会等的均等化,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影响深远。

  (2)有效促进新兴产业扩大化。数字时代会催生出一批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形态,实现乡村内部的产业升级。同时,数字能够有效加速城乡之间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流通,推动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3)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数字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掌握意外致贫人员,及时追踪脱贫人员的后续发展情况,提供防返贫定制方案,等等。数字技术有效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并针对性做出专门部署。

  3.分析当下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当前,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在农村普及较快,但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

  (2)数字治理出现同质化。乡村之间存在盲目复制优秀做法,缺少因地制宜的考察以及动态调整,数字技术同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的深度融合还需不断探索。

  (3)农民数字操作基础薄弱。当前依然有不少农民群众不太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更不用说掌握电商直播、智慧农业等新技能。

  3.结合实际,提出对策。

  (1)强化“蓄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为着力点,加快基站建设、网络线路覆盖率,以及冷链物流,快递业发展,同时让数据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等向农村集聚,探索运用消费大数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为农产品插上数字的翅膀,让农产品拥有“千里眼”“顺风耳”,卖得更远、更好。

  (2)强化“布新”,加强数字技术应用覆盖面。运用数字技术,在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等方面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便捷农民生产生活,提高农民生活幸福感、满意度。

  (3)强化“操作”,普及数字技术应用。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向农民群众普及手机应用、网上办事、电商物流、直播带货等知识,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才能让广大农民更好享受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