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什么时候开始_国家公务员信息网

国家公务员局 | 2024-11-18 15:34

收藏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4年11月25日0:00至12月1日15:00。华图教育同步国考录用系统更新202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考试信息!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资讯可关注华图教育官网!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

  一、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报考者可于2024年11月25日0:00至12月1日15:00,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

【国考行测新考点资料包】

添加客服 领取即可

注:其他考试相关资料,也可以和客服老师沟通领取。

▼▼▼

  二、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

  1.国考笔试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外交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专题网站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2. 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4年12月1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4年12月1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4年11月30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准考证和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等参加考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以及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3. 成绩查询。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各类职位笔试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于2025年1月登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其他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2025国家公务员公告已发布,为帮助考生朋友们尽快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详情,重庆人事考试网特为大家提前整理了2025国家公务员公告信息汇总,方便大家查看。另外重庆华图小编还提供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表、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等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考试公告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报考条件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职位表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
职位筛选 2025国家公务员职位筛选
考试大纲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专业目录 2025国家公务员专业目录
报名推荐表 2025国家公务员报名推荐表
报名登记表 2025国家公务员报名登记表
报名入口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10月15日-10月24日)
报名统计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统计
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11月25日-12月1日)
成绩查询入口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2025年1月)
入面分数线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入面分数线
笔试内容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
面试内容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内容
成绩合格分数线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合格分数线
笔试课程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分析推理之常见解题方法的运用

  分析推理作为逻辑判断里面的一种题型,具备难易差距比较大的特点。考生普遍反应花费时间过长,也往往是很多同学的失分点,那为什么大家在做分析推理时总是耗时很久还做不对呢?主要还是在做题时不能清楚地判断出来题型,即使判断出来题型,对于解题思路混乱,特别是对于没有学过分析推理题目解题方法的考生来说,往往不得这类题型的解题要领。当面对一道题干信息特别复杂的题目,是很容易被题干中的信息困住,不知从何处着手解题。

  如何能把这类题型做的又快又好呢?用对方法很重要,今天就具体和大家说一下。

  题型特征

  分析推理题的题干中会给出一些主体和信息,提问中要求根据条件,对主体进行排序或对主体和信息之间进行匹配。解题的过程和重点就是需要将对象和信息进行匹配,匹配的正误决定最终答案的正确性。

  解题方法

  面对分析推理题型,需要我们具备母题思维,即不同的题型知道使用对应的解题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四种在分析推理中常用的解题方法:

  排除法

  排除法是指利用题干中的信息,对与之不符的选项进行一一排除,最后得到的就是正确答案。在分析推理中,当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考虑这种排除法。该方法快速简便,只需要选出唯一正确的选项即可,到此为止,不需要把每一个选项验证到底。

  最大信息法

  最大信息,就是题干中某一个信息多次出现的时候, 优先处理这个信息, 将其作为推理的起点。

  如:请找出以下文段中的最大信息。

  小红、小兰和小慧三姐妹,分别住在丰台区、通州区、朝阳区。小红与住在通州的姐妹年龄不一样大,小慧比住在朝阳区的姐妹年龄小,而住在通州的姐妹比小兰年龄大。

  此时最大信息为:通州。因为通州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可以从“通州”开始推理。小红不住在通州,小兰也不住在通州,所以住在通州的就是小慧。

  确定信息法

  题干中的信息有的可能性较多,这就叫做不确定的信息;有的可能性相对唯一,这就叫做确定的信息。确定信息相对不确定信息而言,更应作为推理的起点。

  如:A、B、C、D、E对应着左手的五根手指,要确定分别对应哪根手指,给出以下这些条件,请问哪个条件是确定的:

  (1)C和D中间隔着两根手指;

  (2)D和E手指紧紧相邻;

  (3)与A手指相邻的只有一根手指;

  (4)B手指位于中间位置。

  此时条件4是确定的,B对应的就是中指,可以以此作为逻辑推理的起点。

  代入法

  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假设该选项成立不对,该选项是不成立的。这里,代入法需要结合排除法来使用,将能够导致矛盾的选项排除掉,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优先考虑使用代入法呢?当解题时遇到了信息量比较大或者题干信息有真有假的题目,可以选择使用代入法。例如下面这道题,就能凸显其重要。

  【例】去年,某镇把甲、乙、丙三个大学生村官分别分配到和丰村,团结村,杨梅村。

  人们开始并不知道他们当中究竟谁分配到哪个村工作,只是作了如下三种猜测:

  ①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②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③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后来证实,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

  由此可以推出:

  A.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B.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C.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D.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真假不确定,可采用选项代入法。已知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代入各选项后,只要符合每种猜测只猜对一半,即为正确答案。

  代入A项:条件①全部猜对,排除;

  代入B项:条件①全部猜错,排除;

  代入C项:条件③全部猜对,排除;

  代入D项:条件①②③全部猜对一半,符合已知条件。

  因此,选择D选项。

  以上就是“分析推理”具体解题思路和相关知识点。大家是不是会发现,分析推理并不难,只要把已知信息全部罗列出来,确定推理的起点,运用好排除法,最大信息法、确定信息法和代入法,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