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二季度重庆市属事业单位公告已出!速查!此次2024重庆市属事业单位招录1134人,报名时间为2024年5月7日上午9:00至5月12日上午9:00,考试时间定在5月25日。考生可从下方链接进入直接查询2024第二季度重庆市属事业单位公告!重庆事业单位职位表信息也可从下方进入查询!小编在此祝各位考生顺利上岸!
购买入口>>>2024版事业单位考试必做题库A/B/C/E类合集
购买入口>>>[教材+历年]2024事业单位联考图书4本套[A/B/C/E自选]
>>>点击查看2024年第二季度重庆市属事业单位公告<<<
扫码下载职位表
【重庆事业单位历年笔试题】&【重庆事业单位笔试资料包】
添加客服领取
一、2024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3.身体健康,符合事业单位聘用体检标准;
4.具有国家规定的该岗位所需的必要条件。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签署备忘录明确的失信情形人员,尚未解除党纪、政务处分或正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的人员,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单位人事纪律等被单位辞退或解聘未满5年的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违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聘)纪律而处于禁考期的人员,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构成回避关系的人员,不得报考。
试用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新提拔领导干部的职务试用期),处于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公告规定或双方签订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约定的最低服务期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我市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并完成拟录(聘)用公示的拟招录(聘)人员,我市公费培养、定向到基层机构就业但未满最低服务期限或本公告发布之日前未按规定程序解除培养及就业协议的师范生(医学生),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报考。
(二)工作经历
本次招聘所要求的工作经历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考生以往在不同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可累计计算。在村(社区)组织及其他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参加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经历,在军队服现役或其他工作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参加实习见习或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工作经历。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视为工作经历。
(三)年龄计算
本公告所要求的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如“35周岁以下”,指未满36周岁,在1988年5月1日及以后出生,以此类推。其中,退役军人或退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消防救援人员报考的,年龄放宽3周岁。
(四)毕业(学位)证书及专业
考生凭已取得(应取得)的毕业(学位)证书报考,报名时应诚信、准确、规范填报所学专业名称。技工院校全日制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学历可分别按照全日制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学位)对待。
招聘专业资格条件审查,以毕业证书(参考学位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不含辅修专业或辅修学位相关证书)载明的内容为准;按照本公告附件2发布的专业参考目录进行审查,综合使用该目录《说明》中明确的有关规则。
.....
二、2024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报名
(一)公共科目笔试报名。
1.提交报考申请。考生通过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rlsbj.cq.gov.cn)“我要办”中“人事考试网上报名”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2024年5月7日9:00—5月12日9:00。考生只能选择报名系统中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2.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考生可在网上报名1日后登录报名网站,查询资格初审结果(如对资格初审结果有异议,可咨询招聘单位或主管部门)。通过资格初审的考生应及时下载报名序号等信息,以便后续信息查询;如因信息填报错误而未通过审核的,可在2024年5月13日9:00前修改相关信息或报考其他岗位,重新提交资格初审信息。考生应慎重选择报考单位及岗位,资格审查通过后,不得更改报考单位及岗位。
3.网上缴费。资格初审合格后,考生应在2024年5月14日09:00前完成网上缴纳考务费(按财政、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未在规定时间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4.未达到开考比例情形的处理。实际报名人数与拟招聘岗位名额之比应达到3:1,未达到的,相应递减或取消招聘名额;属急需紧缺专业岗位的,经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认定,可作为紧缺岗位开考。因招聘岗位取消不能参加招聘考试的,退还考务费。
5.打印准考证。报名资格初审合格并缴纳考务费的考生,可于2024年5月21日09:00—5月25日09:00登录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使用A4纸打印,保证字迹、照片清晰),并在考试当天持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到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因未打印准考证而影响参加考试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二)专业科目笔试报名
专业科目笔试报名原则上以公共科目笔试网上报名为准,确需另外报名的,由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报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另行通知。
三、2024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内容
1.公共科目笔试。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分值各150分),采用闭卷笔答方式。考试大纲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附件3)。各岗位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详见附件1。
公共科目笔试由市人力社保局统一组织,时间为2024年5月25日(星期六)8:30—12:00(其中8:30—10:00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10:00—12:00为《综合应用能力》,两科考试不间断)。具体时间及地点详见网上自助打印的准考证。考生可在2024年6月下旬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成绩。
2.专业科目笔试。分值100分,采用闭卷笔答方式。各招聘岗位是否组织专业科目笔试以及笔试内容详见附件1。
专业科目笔试由主管部门会同招聘单位组织实施,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指导监督。需组织专业科目笔试的,考试的具体内容、时间及地点由主管部门会同用人单位通过官方网站等渠道通知。考生持公共科目笔试准考证、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考试组织方要求的其他证件,在指定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四、2024重庆市属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内容
专业面试采取实操、案例答辩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操作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等情况;综合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综合分析、逻辑思维、团队意识、职业素养等情况。各岗位开展面试的具体方式详见本公告附件1。各面试方式分值均为100分,附件1的专业面试采取两种不同方式的,每种方式各占专业面试成绩的50%。专业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结构化面试时间为10—20分钟。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备考——
重庆事业单位联考职测备考技巧:言语理解的方法
言语理解题目中,有一种主旨概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重点的把握和理解。考生可以通过梳理文段结构或者确定关键词语去找到重点,但都有一定难度。而关联词,逻辑重点明确且简单直观,考生容易把握,成为主旨概括题考生最常用的方法。其中,“结论是重点”这个知识点运用广泛,但由于文段和选项变化多样,成为考生运用的难点。下文将对因果关系的三种正确选项类型及其对应文段特征进行分析,希望给备考的你带来启示。
第一类:果。正确答案仅仅只围绕结论论述,一般对应的结论,主观见解居多,很多时候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推断,结论和前文没有必然的先后发生的关系。
【例】近年来全球油价持续上涨,随着各国原油生产能力的日益提高,全球原油储备资源日趋紧张。据分析人士预测,这一上涨趋势绝不会在短期内逆转。受此影响,尽管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交通工具,但越来越多的人决定暂缓买车或者开始暂停用车。照此看来,整个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增无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预测未来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
B. 说明汽车销售业的经营风险将会增加
C. 探讨能源行业与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联系
D. 认为能源行业将逐渐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
【答案】B
该题文段重点由“照此看来”引出,是作者基于客观现象的一种推论,属于主观结论,答案一般只围绕结论设置。
第二类:果的因。正确答案表述为:......的因、解释......为何......、......的关键、......的理由等,一般对应的结论,往往属于客观事实,结论与前文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和果一般都是客观事实。
【例】在美国,学术界、工业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对比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
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
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答案】B
该题重点由最后一句的“导致”引出,陈述美国豆浆价格高于牛奶的事实。结论和原因都是客观事实。答案一般陈述为果的因。
第三类:因+果。正确答案中,原因和结论均具体论述的,对应文段一般是引出某种现象或陈述某个事实,然后对此进行分析或解释,分析部分是文段重点,类似于“之所以......是因为”的结构,选项只围绕原因会让原因失去依托,只陈述事实则不能体现分析,把现象和分析都概括进去的选项才更全面。
【例】南京在历史上的名字变化或褒或贬,根本源头在于统治者的好恶。不惟南京,同样原因也引发了其他地名的变迁,宋廷平定方腊起义之后,深恨江南百姓造反,艺术修养 最高的皇帝宋徽宗遂在地名上做文章:方腊的两个活动区域,歙州被改成徽州,取的是“徽” 的本意“捆绑束缚”;睦州则被改成严州,意思更是不言自明的。相比之下,朱元璋为避国 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成宁波,已是很“友好”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古代帝王在地名方面的偏好
B. 统治者对某些地域的好恶
C. 地名变迁背后的政治因素
D. 历史事件对地名的影响
【答案】C
该题重点由“根本源头”引出,是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分析后举例支撑分析出的观点。文段属于事实+分析一类,分析是重点,一般优选因果均具体呈现的答案。
总之,因果关系找重点时,牢牢把握结论没错,正确选项必须出现结论的关键词,仅仅只围绕原因的选项不选,原因和结果都完整呈现的答案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