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时间:2023年1月4日至1月10日上午8:00
资格初审:2023年1月4日至1月11日上午8:00
报名缴费:截止2023年1月 12日上午8:00
准考证打印:2023年2月21日至2月25日
笔试时间: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
成绩查询时间:2023年3月下旬
排名及资格复审查询时间:2023年4月上旬
面试时间:2023年4月20日至4月23日
>>>点击查看2023上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招考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考对象
面向2023 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其中,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当按期毕业并取得职位要求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并凭证书办理相关录用手续;其他人员应当在面试资格审查前取得职位要求的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有关证书的,不予录用或不予进入下一步考录环节,责任由本人自负。
定向 2023 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考的职位,除 2023 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外,以下三类人员也可报考:一是国家统一招生的2021、2022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 2 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二是2022年7月31日至2023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三是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前无工作经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招考对象为“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是指截止2023年1月4日(报名第一日),累计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已满两周年。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市级及以上机关借调(帮助)工作的经历和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工作之后取得全日制学历的,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二)报考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好;
3. 年龄在18至35周岁(1987年1月4日至2005年1月4日期间出生),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82年1月4日以后出生)。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4日(报名第一日);
4.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 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学位”所对应的专业;
7. 符合法律法规及招录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 除本公告已明确的时间外,报考者其他报名资格条件取得时间均截止于2023年1月4日(报名第一日)。
(三)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名
1.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 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
3. 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4.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
5. 现役军人;
6. 在读的非2023年应届毕业生(正在全日制普通高校脱产就读且未毕业的人员不能凭已取得的学历、学位证报考);
7. 在职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含试用期内的);
8.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和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9.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行测数量关系之比重、平均数、倍数有何差异?
比重、平均数、倍数作为资料分析近几年来的热门考点,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公式长的就像是三个孪生兄弟,那怎么去区分它们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定义
1.比重表示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所以比重的判定一般为:(部分)占(整体)的比重。
2.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所以,平均数的判定为:在题干中出现“平均”、“均”、“每”、“单位”等词语。
3.倍数表示的是某年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所以,倍数的判定为在题干中出现“倍”。
二、分类与差异
1.比重、平均数、倍数的分类以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比重
2.现期比重:出现……占……的比重,问题时间和材料时间一致时
公式:
3.基期比重:问题时间在材料时间之前
公式:
4.两期比重:问题中出现两个时间的比重作比较,例如:今年……占……的比重与去年相比…..?
公式:
考点:a>b,比重上升;a
上升/下降多少百分点:或者用公式进行精算
平均数:
现期平均数:材料时间和问题时间相同
公式:
2.基期平均数:问题时间在材料时间之前
公式:
3.两期平均数:两个时间的平均数作比较,例如:今年的平均数与去年相比……?
公式:
考点:a>b,比重上升;a
上升/下降多少:
平均数增长率:求增长率;缺少已知的求解条件;比例形式
公式:
(三)倍数
1.现期倍数:某年A是B的几倍?问题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
公式:
2.基期倍数:问题时间在材料时间之前
公式:
通过以上的公式大家发现,现期比重、现期平均数、现期倍数的公式是一样的,基期比重、基期平均数、基期倍数公式是一样的,两期比重与两期平均数的公式是一样的。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1.现期比重=,比重表示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所以一般情况下<1的百分数,且为;
现期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所以在平均数中为一个具体数据,且无法判定其与1的大小,而且为;
现期倍数=,表示A是B的几倍,所以在倍数中为一个无法判定与1大小的具体数据,且为
两期比重与两期平均数的区别在于:当问今年与去年相比上升/下降多少时,比重可以直接用判断,但是两期平均数只能用公式去计算,这是因为比重是一个百分数而平均数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总结
现期 | 基期 | 定性分析 | 定量计算 | |
比重(占…比重) | ab,比重上升 ab,比重下降 | |||
平均数(平均、均、每、单位) | ab,平均数上升 ab,平均数下降 | 平均数增长率: | ||
倍数 | / | / |
注:a表示分子的增长率;b表示分母的增长率。
以上就是关于比重、平均数、倍数的区分,相信小伙伴们通过以上的学习,对这三个量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公式也有了一定的区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做几个题再来巩固一下知识点吧。
真题感知
【例1】 2015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713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利润总额3860亿元,同比增长5.4%;企业亏损面(亏损企业占所有企业比重)11.4%,比上年低0.1个百分点。
2015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约:
A.上升0.02个百分点
B.上升0.4个百分点
C.下降0.02个百分点
D.下降0.4个百分点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两期比重。
第二步,根据,再定位在材料中,“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713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利润总额3860亿元,同比增长5.4%;”可得a=5.4%,b=5%,所以a>b,比重上升,排除C、D;再根据。
因此,选择A选项。
【例2】2018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放缓0.7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半年放缓0.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运输环节总费用1854.6亿元,同比增长6.3%;保管环节总费用612.4亿元,同比增长6.4%;管理环节总费用214.9亿元,同比增长6.4%。
2018年前三季度,平均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产生的物流费用比上年同期:
A. 下降了不到1%
B. 下降了1%以上
C. 上升了不到1%
D. 上升了1%以上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根据,可知,并定位材料“2018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放缓0.7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半年放缓0.9个百分点”。可知a=6.3%,b=6.4%,a
第三步,根据公式,代入数据:。
因此,选择A选项。
思维导图:
原文标题:2023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之比重、平均数、倍数有何差异?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6b3b5641798997a937df7a763692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