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形式,在书院发展的一千多年历史进程中,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向域外传播的窗口。书院之名起于唐代,由最早的修书、藏书的机构,逐步演变为具有教学、研究功能的场所。书院制度在宋代不断发展、壮大、成熟,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边陲小镇都可见到书院。不仅如此,书院还随儒学走出国门,在朝鲜半岛生根、萌芽、兴盛起来,对中国文化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B.书院所承载的教育及文化传播功能
C.书院与文明传承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D.书院制度的影响遍布我国以及域外
这道阅读理解题目,有的人叫它中心主旨题,有的人称呼它为主旨概括题,但是,不管怎么叫,怎么称呼,这道题目提问方式是“主要说明”,从文体角度,必须知道这段文字是说明文,既然是说明文,必须知道应该有说明对象,那么,在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呢?通过阅读,可以看到应该是“书院”,既然知道是“书院”,那么必须首先排除D项“书院制度”,而这个题目最强的干扰项就排除掉了。
如果从说明文用语上分析,可以知道本段文字的感情倾向并没有否定“书院”,那么就应该排除A项,因为这个选项中的“漫长”,从感情倾向上,可以看出倾向消极,与本文段感情倾向不符合。
如果从近义词“传播”与“传承”上进行区别,可以看出,前者侧重“范围”,后者侧重“时间”,而文段不仅叙述了“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边陲小镇”,均可以见到书院,而且又叙述了“走出国门,在朝鲜半岛”,书院“生根、萌芽、兴盛起来”,由此可见,文段是在说明书院的传播范围,而不是“传承”即排除C项“传承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运用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就可以选择B项“书院所承载的教育及文化传播功能”。倘若运用学科“基本技能”与“基本经验”知识——递进之后是重点,同样也可以迅速与准确找到答案,文段不单叙述了“在书院发展的一千多年历史进程中”,书院“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向域外传播的窗口”,这一句就运用了表示递进关系的逻辑标志“不仅……更”,同样也叙述了“不仅如此,书院还随儒学走出国门”,“在朝鲜半岛生根、萌芽、兴盛起来,对中国文化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句中也运用了表示递进关系的逻辑标志“不仅……还”,可见,主要说明的是书院的传播,因此,选择B选项。如果上面这道阅读理解题是考查考生的语文学科素养,那么下面这道逻辑填空题就是考查考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例2】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修订我国土地管理法,兼顾土地的资源与资产双重________,坚持物权平等保护________,提高________补偿标准。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征规定征用
B.要素法案征调
C.标准措施征集
D.属性原则征收
这一逻辑填空题如果从政治学科角度,考生应该马上知道本文说明的是土地权的变化,而土地权涉及三个方面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既然人大代表提出修订土地管理法,那么就说明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意味着,不是土地的承包权,也不是土地的经营权,而是土地的所有权,既然是土地的所有权,那么只能是“征收”,而不是“征用”,因为“土地征收”是指相关单位“根据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法规的权限和程序,报经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批准”,才能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而且,需要给予相应人“合理补偿与安置”,因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来源。而“土地征用”是指土地用完后,仍将土地归还原土地所有人,也就是说,土地的所有权没有“变化”,仅是土地的“经营权”发生了变化,如果是征用土地,仅是补偿原土地使用者在“征用期间”不能从事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例如每公顷即10000平方米或者15市亩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由此可见,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区别很大,尤其对于相关农民而言,更是天差地别,一定程度上,这道逻辑填空题折射了相关人员政治“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因此,华图教育提醒广大备考生应该在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如果可能的话,多看一下官方新闻视频,多浏览一下官方新闻网页,既可以日积月累些基础知识,又可以培养自己多种学科的基本素养,正所谓“基本技能靠累积,学科素养需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