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2023国考公告什么时候进行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2022-09-23 15:10

收藏

  2023国家公务员公告及职位表可能在今年10月国庆节后,发布地址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各位考生可关注下!重庆华图教育建议小白先参考去年国考正文内容,了解下报名条件、职位要求及其考试内容等等,以免因犯了小小的错误而错过了,切记!切记!一键预约>>>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公告后第一时间短信通知,预约成功后即可领取国考白皮书,帮您抢先获取国考情报及备考计划。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更新)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

  2023年国考公告暂未公布!根据近些年国考公布时间安排来推算,今年的国家公务员公告大概率会在2022年10月国庆节后发布:

2016-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3年 国庆节后 暂未公布 10月?日-10月?日 11月?日
2022年 2021年10月14日 2022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8日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3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2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2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0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你怎么看?

  【背景事件】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2022年6月10日发生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事件经过为几位女性朋友正常吃夜宵,却遇到了几名恶霸寻衅滋事而被打。目前,该案9名涉案人员已悉数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过程中。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件令人发指、让人愤怒,引发高度关注,大家纷纷表达对施暴者的谴责和声讨,短短几天时间,这个话题就顶到了热搜第一。而事件引发的震荡出乎很多人意料,当地陆续有群众实名举报更多涉黑涉恶人员,舆论场上关于如何更彻底扫除黑恶势力、维护公众安全感的讨论持续升温。

  【分析危害】

  一、破坏了城市形象

  此番事件的发生,性质恶劣,为唐山这座英雄城市抹了黑。历史不会忘却,在面对地震灾难、灾后重建等种种困难,唐山人民如何涅槃新生。从英雄之城到河北第一经济强市,一度成为唐山最亮眼的标签。在6·10打架事件强大后坐力的影响之下,网络上如潮涌般的消息,让唐山一直以来积攒的好评一夜清零。

  二、践踏了法律尊严

  相比于对地方形象的抹黑,一地社会治安问题背后的社会治理和法治环境之积弊,说严重点,更给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减了分、拉了后腿。黑恶势力严重危害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严重扰乱社会,触碰了法律底线。

  三、挑战了道德底线

  唐山烧烤店事件发生后,无论普通民众还是影视明星都在声讨施害人的凶残行为,施害人的行为挑战了人们的认识底线。不得随意殴打他人(何况是女性)是人们最朴素的道德认识,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次事件,在给百姓心里蒙上阴影的同时,颠覆了人性,挑战了人们的道德底线。

  【分析原因】

  一、不法分子道德败坏

  唐山打人事件,无辜骚扰白衣女子被拒,伙同其余多名男子,对女子拳脚相加,无情殴打的背后,折射了以陈继志为首的不法分子,道德缺失、人品极差,“三观”沦陷,法律意识淡薄。

  二、当地治安、政法领域不作为

  相关涉案人员一再为非作歹,为何依然嚣张跋扈?反映了当地治安、政法领域治安管理的漏洞与盲区。恶人嚣张跋扈,有的个别百姓求助无门,这样的社会生态绝非一天两天形成的。事件的发生和发酵绝非偶然,涉案人员中多人有前科劣迹,多为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当地治安、政法领域不作为、乱作为纵容了问题的发生。

  【提出对策】

  一、下大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相关部门必须站在百姓立场,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彻底改变地方社会治理生态,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切实可感的安全,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道德修养教育。社会上要加大道德修养教育,坚持用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武装头脑,纠正不正确的“三观”,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用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丰富头脑,不断充实文化底蕴,注重践行公德,重视家庭美德,守好自己私德。

  三、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操场埋尸案、孙小果案等专项行动中的典型案件,成为公众印象中扫黑除恶的铁案,昭示了相关部门破案攻坚的果断与能力。后续,对扫黑除恶不可有任何麻痹、懈怠思想,始终保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的战斗状态,坚持对各类违法犯罪“零容忍”,露头就打、快查彻查,常态抓好扫黑除恶斗争。

点击预约>>>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