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共基础知识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方法 >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之刑法知识:自然人犯罪

华图教育 | 2022-01-25 14:57

收藏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自然人犯罪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刑法模块是很多学生的“痛点”,要掌握清楚有关刑法的理论,也是很多考生需要下功夫的地方。今天,小编带着大家复习一下刑法中的自然人犯罪。

  1.刑事责任年龄

  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2周岁的人。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完全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特殊人群的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其他规定

  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热门推荐:

  事业单位历年进面分数线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新大纲大纲ABCDE改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