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2021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1月18日已出_四川人事考试网

四川公务员考试网 | 2022-01-18 10:49

收藏

  查询笔试成绩和排名。笔试各科成绩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http://rst.sc.gov.cn/)“人事考试”专栏公布。对缺考、零分等特殊情况有疑问的,考生应于成绩公布之日起2日内登陆报名网站提交核查申请,核查结果于申请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该网站公布。2022年1月30日前,考生可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和职位排名。

>>>点击成绩查询入口<<<

  查询成绩的准考证丢了怎么办?

  四川公务员考试在进行成绩查询时,输入身份证号和姓名进行查询即可。

  成绩计算方式

  自2020上半年开始,四川公务员笔试&面试的分数占比,已经由最开始的7:3,改为了现在的6:4。

  也就意味着面试越来越重要哦!! 

  公务员类职位:

  不加试藏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加试藏语文的职位: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2.5% +《申论》成绩×22.5% +《藏语文》×15%+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招警类职位:

  警务技术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 +《申论》成绩×30%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执法勤务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总成绩的40%、30%、30%。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4% +《申论》×18% +《专业科目》×18%+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含专业技能测试(阿坝招警等):
  笔试折合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12% +《申论》成绩×9% +《专业科目》×9%++《专业技能测试》x30%+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笔试加分(笔试折合总成绩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 四川公务员面试备考 ——

面试热点:“免流”套餐的陷阱

【背景事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6.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185万户。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务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不过,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一些消费者也遇到了买套餐被误导、换套餐费周折等烦心事。

有的运营商推出“免流卡”等服务,宣称用户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就可“免流量”使用多款手机程序。然而,有不少读者发现,使用这类套餐后,每月流量费用不仅没有下降,甚至“见底更快了”。

明明是有严格限制的“专属流量”,却在广告中被称为“免流量”,这对一些用户产生误导。营销电话往往以“回报老客户”等名义推荐客户升级套餐,对新增费用等一语带过甚至没有提及。此外,还有一些营销电话以“免费赠送”的名义诱导用户消费。还有的营销电话则是推荐用户免费体验某项新业务,却并不说明体验过后会自动续订,等用户发现话费比往常高出一截时,才明白原来“体验”已经转为“订购”。

有消费者反映:“升级套餐时,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办。但是要降档时却说为了保护我的权益,需要本人到营业厅办理。”有些消费者则遇到了“踢皮球”的情况:客服表示,办理套餐降级需要去营业厅,可到了营业厅,业务员又说自己没有权限,需要打电话找客服。对此,一名营业厅工作人员说:“公司在各个地方的业务规定不同,套餐降档的办理方法存在差异。有些网点属于代办点,和直营厅的权限不同,确实无法办理部分套餐。”

【预测考题】

近年来,移动通信业快速发展,网络流量成为用户选择通信套餐的重要指标。于是,有的运营商推出了“免流量”等服务,但是有消费者发现在使用过程中流量费并没有减少,并且有些“升级套餐”后降档困难,同时存在推销服务时具体细节不明示的情况。请问,你怎么看?

【解读问题】

表明态度

能够认识到这种情况虽然是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运营商想出来的“招式”,但也要能够认识到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和合法权益的侵害,也不利于运营商的长远发展。

分析炒作“流量套餐”陷阱的危害及原因

危害:侵害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存在不诚信的情况,不利于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让运营商得不偿失。

原因:

1.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很多运营商想方设法拉客户,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而“不择手段”。

2.目前对于电信套餐相关规定还不细致、不明确,让运营商有空子可钻。

3.信息的不对称让运营商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占据有利地位,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受损,或者没有渠道维权。

对策

1.相关部门明确运营商套餐的设置细则,如对各套餐相关条件必须明确规定等,并且要通知到各电信运营商,明确落地,要求工作人员在介绍套餐时必须将各项事项明确。

2.运营商应该认识到想要长远发展,真正的留下客户不能靠一时的小聪明,而应该真正将客户的利益考虑在内,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对“套餐陷阱”等进行宣传,提醒消费者相关事项,让消费者了解套餐的相关情况。

4.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方便明确的渠道,并且对消费者的投诉严肃对待,严肃处理,并号召消费者遇到权益侵害的情况时要积极维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