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缘由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各省公务员的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都是广大考生成“公”路上的“拦路虎”。在综合分析题的学习初期,许多学员总是会产生“解题困惑”,可能是对于题干的要求理解不够准确,可能是对于材料中的要点梳理不够全面,也可能是对于答案的编写总是“举棋不定”,而这些困惑如果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则必然会导致考生在考试中难以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分数。
那为什么综合分析题会成为申论备考路上的“硬骨头”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生对事例型材料中呈现案例的分析不够准确。事例型材料的呈现形式通常以个人或家庭的经历为主要内容,而作答要点通常在材料中“隐藏”的较为凌乱、琐碎不易进行梳理、改写成为能够得分的作答内容。第二,题干中的给定词句表达上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在阅读材料时选择作答要素会时常纠结。第三,因为题干设定的语言倾向不同,答案的逻辑组成也有所不同,可见综合分析题的答案整理更加复杂化,而且并不能简单的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方式一言以蔽之。
备考技巧
要素明确类
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概括题基本上一致,二者没有特别大的差别,都是从材料中找到与题干中的要求相一致的词语或者短句的含义、原因等。但与归纳概括题也存在些许的差别,很多时候依据材料中的词句无法直接的作为答案来进行使用,不仅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概括,还需要对材料中散乱的信息中做出适当的分析和推导,从而得到更为完整的作答内容,所以概括的要点内容是“从有到有”而分析则是“从无到有”,这更好地体现了分析的过程。
例如这一段材料:“小辉父母家里的一台老式电视机坏了,要买台新的。早已养成办事"找关系"习惯的小辉父亲,有个经常一起钓鱼的好朋友,儿子在家电商场工作。小辉父亲不知打哪儿听说商场职工买东西可以打九折,就打算请这位朋友吃顿饭,请他的儿子帮忙,能便宜一二百块钱。小辉听说后连忙阻止了父亲。他上网一查,同样一款电视机,网上价格比商场还便宜300多块。他从网上订购了一台,第三天电视机就送到家里,父母非常高兴。小辉跟父亲说:"现在不比从前了,像电视机这样的东西,市场供应那么充足,还用得着找关系吗?"在这段材料中以一件典型事例将两代人对待同一件事情展现出的不同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如果需要分析造成两种态度产生的原因,是不能够从材料本身直接提炼总结得出来。需要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并加以理解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原因。材料中的现象描述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老年群体和年轻群体购物方式和习惯的转变,而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网上订购“”市场供应充足”等条件信息后,就可以知道购物渠道的多样性和市场商品供应的转变都构成了答案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考试中无特殊要求时只需要写出直接原因即可。
词句理解类
词句理解类综合分析题,通常会因为题干中给定的词句较为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导致许多考生在选择作答要素时存在障碍,题干语句的情感倾向在理解把握上不够清晰准确从而陷入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作答中,从而忽视了答题要求中的侧重方向。
例如2013年联考题目: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而题干中的“陷入”、“诅咒”、”陷阱“等词语都指向负面信息。从而能够更加的明确作答重点应当在解释完概念后要倾向于寻找问题、危害、对策等作答要素。而2017年陕西省考题目:给定资料4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简要陈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而这句话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通过这句话的描述背景可以判断,这句话绝对正确且意义深远,所以在匹配作答要素的时候要更多的寻找原因、意义、作用和正面事例,从而更好地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因此,通过对题干词句情感倾向的预判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明确作答逻辑、梳理作答思路、提高答题效率从而更好提高我们的申论成绩。
原文标题:2022国考破解综合分析题的小妙招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fa68a564cb987708686775812a075c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