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在哪里看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_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

未知 | 2021-08-31 16:15

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对于广大的公考人来说绝对是首选的,尤其是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国考是容易报考而且上岸的概率很高的考试,因为国考考试中大部分要求的都是应届毕业生,尤其是当年的应届毕业,所以这样的要求就筛选掉了一大部分人群,降低了竞争压力。但是国考的应届身份是有时间年限的,所以把握机会快速上岸就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这样才能在国考中一举夺魁。那么我们如何赢在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起跑线上呢?如何有效的备考公务员考试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行测中的逻辑填空如何学习吧!

  言语在行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分值较高题量较大。但是言语部分也是很难拿分的一部分,尤其是逻辑填空,这一部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很容易出现问题,而且基础较差的考生这部分会错很多题,所以备考言语首先要备考的就是逻辑填空。逻辑填空如何备考呢?备考逻辑填空要注意语境分析+词语辨析,而语境分析中的提示性词语是考生们一定要掌握的技巧,提示性词语指的是我们所选的词语在题干当中与前后文必然有一定的联系,而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感情倾向、内容解释都可以叫提示性词句,这些词句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所选的词语在内容上如何表达会更好。提示性词句的位置通常离空格处的位置比较近,有时候也会通过一些相似的句式来表达,所以考生在阅读的时候务必要看清楚上下文的表述,理解文段的核心意思。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带入的方式进行验证,来看一下带入的词语与前后文是否一致,或者表述上是否清晰完整,如果与前后文内容不符,那很明显是错误的。

  我们通过一个题目来分析一下如何找到提示性词句。

  【例1】有的摄影者对“后期”的重视几乎超过前期拍摄,作品全都美得不行。当“美”________的时候,应该是有问题了。就像舞台上极为相似的明星一样,迷信“后期”只会消除自我。这样的作品创作,只是数量的________而已,创作者的个性被模糊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篇一律 叠加 B.俯仰可拾 堆砌

  C.不胜枚举 积累 D.一成不变 提升

  答案:B

  解析:首先,我们观察第一个空。这个空格的后边有一句明显的提示性词句“就像……”,这句话是一个举例子的引导词,说明之前的内容为论点,这样我们建立了前后文段关系。之前的内容应该有“相似”“多”的意思,D选项很明显是可以排除的。第二个空,后文说到“创作者的个性被模糊了”,这句话明显是消极的,而这句话在解释前边的内容,空格处填入一个消极的词语应该是更合适的,所以B“堆砌”的感情色彩明显更为符合。

  通过此题我们发现,提示性的词句往往与空格处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而我们在找这些提示的时候要注意的就是前后文的论述,尤其是一些明显的句式提示,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快速锁定选项。

  再来看一个题目:

  【例2】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照理说,前者________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长。后者则________,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脉络 无往不利 B.历史 所向披靡

  C.边界 无处不在 D.源头 兼容并蓄

  答案:C

  解析:此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个空。观察一下不难发现第二个空表达的意思是后者如何,此空之后马上解释了“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A、B很容易排除,C项“无处不在”形容数量之多和存在的范围极大,符合语境。D项“兼容并蓄”侧重包容性,“雅俗”只是渗透于“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之中的,并非将这些包含在内,不符合语境。

  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再次感受了提示性词句的重要性,而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考生也可以把所选的词语带入验证一下,有些词语很明显带入之后与文段之后的内容就不符合了,所以通过带入验证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好了,通过以上的练习,相信考生们对提示性词语有了一个认知,逻辑填空需要大量的练习,专业的训练当然是最好的,大家也可以通过课程来学习。当然专业的书籍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