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在哪里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国家公务员考试官网

未知 | 2021-08-23 16:18

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逻辑填空一直是行测考试中的难点,难点之一是语境分析、之二是词语的辨析,归其主要原因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掌握不够,对语境提示没有掌握。所以逻辑填空想要拿高分,词语积累是重中之重。今天为各位考生准备了18个容易望词生义的成语,供考生学习!

  1、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赞扬,如错说成“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3、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与寒冷无关。

  4、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不能用来形容善于表演,或者善于交际、公关。

  5、对簿公堂:指原告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受审问、被质讯之义。在这里“对簿”的意思是受审讯。现在多误用为当事双方在法庭打官司和对质。误用:夫妻为争夺孩子抚养权对簿公堂。

  6、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不能理解为首要的。

  7、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不形容没有什么特长。

  8、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10、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1、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说话理直气壮的样子。

  12、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进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3、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错误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

  14、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真正的事”。错解为“危险的语言和行为”。

  15、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16、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17、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18、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接下来分享几道例题给各位:

  【例1】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也瞬间______。记者从本地书店了解到,此前鲜有人问津的莫言的书已被抢购一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声名鹊起

  B.洛阳纸贵

  C.炙手可热

  D.甚嚣尘上

  【解析】答案B。由后文“书被抢购一空”,可知是莫言的书销量上升。A“声名鹊起”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从“抢购”一次得知并非其作品知名度上升,而是销量上升,故排除A。B“洛阳纸贵”洛阳之纸,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C“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D“甚嚣尘上”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结合本题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

  此题当中的“炙手可热”就是容易根据词的表面意思去理解为“某样事物很红或是很抢手”,那这样就很容易选错。

  【例2】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依靠着追求事业的执著,履行着对职业的忠诚,每一个民警心中都燃烧着不熄的火焰,这理想和精神之火,引领他们______、砥砺前行,将他们______成一块块纯洁、坚韧的精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尸位素餐 磨炼

  B.焚膏继晷 锻炼

  C.栉风沐雨 淬炼

  D.火中取栗 锤炼

  【解析】答案C。第一空由顿号与“砥砺前行”并列,“砥砺前行”意指在磨难中勇敢前行,故空格需填入相近含义的成语。

  A项“尸位素餐”意为空占着职位,白吃饭不做事,显然与文意不符;

  B项“焚膏继晷”意为点燃灯烛接替日光照明(膏:油脂,借指灯烛;晷: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可用来形容民警们认真工作,但并无历经磨难之意;

  C项“栉风沐雨”意为用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历尽艰辛,可与后文并列;

  D项“火中取栗”比喻冒险替人出力,吃尽苦头,自己却一无所获,与文意亦不符。

  故基本可确定正确答案为C项。

  再用第二空验证。空格搭配“精钢”,“淬炼”意为淬火和冶炼。比喻经受严酷考验。恰好与文意对应。故正确答案为C。

  此题中“火中取栗”就是容易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为“在火中取栗子,不怕危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