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2022 | 2021年xx月xx日 |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 2021年11月27日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20年11月29日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9年11月24日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 2018年12月2日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 2017年12月10日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6年11月27日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 2015年11月28日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
2021年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 11月1日-11月7日 | 11月29日 | |
2020年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4日 | |
2019年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22日-10月31日 | 12月2日 | |
2018年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
2017年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7日 | |
2016年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 10月15日-10月24日 | 11月29日 |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自2017年起,国考行测开始分为地市级与副省级两套试卷,这两套试卷在判断推理模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分析推理这种题型上,在副省级试卷中,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一道常规的分析推理题,而在地市级试卷中,会考察一道复合题,即一个题干跟五道题目。相对而言,复合题的难度一般较高,且从题量上来看,会给考生造成心理负担,所以很多考生遇到复合题时都会选择放弃,殊不知,在这些题目中总有一些轻而易举就能拿到的分数,也就是用排除法就可以解决的题目。
1.何为排除法?
所谓“排除法”是指在综合考虑所设题干和所给选项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或与题干信息内容不符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当题干信息确定时,建议大家优先使用排除法,在近五年的真题中,基本上都会出现考察排除法的题目,且多在五道题目中的第一题。
2.如何使用排除法?
在使用排除法时,考生需要“顺序读题,排除选项”,即每阅读一句题干信息,就要判断是否可以排除某个选项,有时还会需要考生“条件结合,排除选项”,将有关联的题干信息结合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判断。
3.例题精讲
【例1】(2021年-国考-106)某单位的人事、科研、教育、财务、宣传、后勤和工会7个部门各由王、卫和丁3位副主任中的1人分管。已知:
(1)教育和财务由同一人分管;
(2)宣传和后勤由同一人分管;
(3)丁分管的部门比卫多;
(4)教育、工会中的一个部门由王分管;
(5)工会、后勤中的一个部门由卫分管。
关于分管情况,下列哪项是可能的?
A. 王:工会、科研
卫:人事、教育、财务
丁:宣传、后勤
B.王:人事、工会
卫:宣传、后勤
丁:科研、教育、财务
C.王:教育、财务
卫:人事、后勤
丁:科研、宣传、工会
D.王:宣传、后勤
卫:人事、工会
丁:科研、教育、财务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条件(3)“丁分管的部门比卫多”,而A项中卫分管3个部门,丁分管2个部门,不符合该条件,排除;
根据条件(2)“宣传和后勤由同一个人分管”,而C项中宣传由丁分管、后勤由卫分管,不符合该条件,排除;
根据条件(4)“教育、工会中的一个部门由王分管”,而D项中王分管宣传和后勤,不符合该条件,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例2】(2020年-国考-106)某集团公司有生产、销售、研发、人事、财务、法务6个部门,现有从前到后的6栋办公楼:戊字楼、己字楼、庚字楼、辛字楼、壬字楼和癸字楼,每部门各一栋楼,并且各部门安排符合如下要求:
(1)销售部在财务部和生产部之前;
(2)人事部紧接在研发部或者生产部的后面;
(3)紧接在法务部后面的是研发部或者销售部。
下列各部门办公楼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哪项符合上述要求?
A.财务部、法务部、研发部、人事部、销售部、生产部
B.法务部、销售部、研发部、生产部、财务部、人事部
C.法务部、研发部、销售部、财务部、生产部、人事部
D.研发部、人事部、销售部、法务部、财务部、生产部
【答案】C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条件“销售部在财务部和生产部之前”,而A项销售部后面只有生产部,排除A项;
根据条件“人事部紧接在研发部或者生产部的后面”,而B项人事部在财务部的后面,排除B项;
根据条件“紧接在法务部后面的是研发部或者销售部”,而D项法务部后面是财务部,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通过近两年的真题,各位考生可以发现排除法是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且在解题过程中用时较短,所以希望各位考生在后期练习的过程中,要能够熟练掌握排除法,尤其是参加地市级考试的考生,遇到复合题时,不能轻言放弃,要多加练习,将每一道考察排除法的分数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