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在哪里可以看国家公务员公告_国家公务员局官网

未知 | 2021-08-11 15:24

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下旬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家公务员局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考试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之汉字发展史

  【知识总结】

  1.汉字起源学说

  (1)结绳说: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靠结绳记事、认事。东汉以后,不少人认为汉字起源于结绳 。

  (2)八卦说:把汉字的起源与八卦联系起来 。关于八卦的起源说法并不统一。

  (3)仓颉造字说:相传仓颉在黄帝时期主管文字 。由于黄帝时期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交际符号,于是史官仓颉便搜集及整理文字。“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

  (3)刻契说:所谓“刻契”就是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上刻痕。这种刻契具有记事记数的作用,可以作为契约的凭证,也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宋末元初戴侗提出“书始于契,契以记数“而“各如其数”,认为“刻识其数”的契刻是原始文字的一个源头 。

  (4)刻划说:有学者认为早期的文字可以从结构上分为“刻划”和“图画”两大系统。比如郭沫若。

  (4)图画说: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使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

  2.汉字演变史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始于殷商时期。钟鼎文或金文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个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

  (3)大篆

  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书。 秦时称为大篆,与小篆相区别。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

  (4)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李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等政策,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的文字。

  (5)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书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为后来的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奠定了基础。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6)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楷书到唐代发展到高峰,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到了宋代,出现了“宋体”,现代印刷的宋体、黑体、仿宋等字体都属于“楷书”。

  (7)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草书是由草隶逐渐发展而来,后来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形成一般所称草书。到唐代的张旭、怀素将草书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成为狂草。

  (8)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3.现代汉字语言概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约30种文字)的国家。其中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普通话也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汉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之一。

  普通话是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4.出题方向

  (1)在汉字起源中,考的内容比较细。比如考查仓颉造字的时期,象形文字等。

  (2)在汉字发展史中,会考汉字发展的顺序、出现的时间、代表人物及作品等。

  (3)在现代汉字语言概况方面,可以将本文所列举的基本知识点熟记,会对部分考题有所帮助。

  原文标题:2022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之汉字发展史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MD5:cdbbb511a9c53bad02872beccdb56cca)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