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重庆特岗教师2021年6月22日报名入口已开通了_重庆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http://jw.cq.gov.cn/zwxx_209/g | 2021-06-22 09:21

收藏

  点击查看公告:2021年重庆市特岗教师招聘230人公告

  2021重庆特岗教师招聘公告已经发布,本次共招230人,报名时间6月22日-6月30日,笔试时间7月10日,重庆人事考试网为大家提供2021特岗教师考试报名入口和流程,详细如下:

  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6月22日9:00至6月30日17:00

  缴费时间:7月2日上午17:00前

  打印准考证:7月8日-7月9日

  笔试时间:7月10日

>>>点击入口:2021年重庆市特岗教师招聘230人报名入口<<<

  一、提交报考申请

  考生在报名期限内,登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网址:http://www.cque.edu.cn/jjy/),进入“重庆市2021年特岗教师招聘报考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考生网上提交信息前,应认真阅读报名流程、特岗教师考试考生承诺书、新冠疫情防控告知书和有关岗位条件。考生须慎重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时须如实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登记照片(jpg格式,宽高比例为2︰3,20kb以下),准确记住身份证号码和登录密码(身份证号码和登录密码是考生报名确认、下载打印准考证和成绩查询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考生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请考生注意,报名期间每天17:00-18:00为网络维护时间,这期间考生不能报名和修改信息。

  二、查询报名结果

  考生提交报名信息后,可在12小时内进行核对修改,已通过区县初审的考生信息,不能再进行修改;确因信息填报错误未通过初审的,可在初审截止时间前修改个人信息重新提交审核。考生提交报名信息后2个工作日内,登录报名网站可查询初审结果。2021年6月30日17:00后,所有考生报名截止。

  三、网上缴费

  按照渝价函(2006)160号文件规定标准,每位考生应缴两科笔试考务费共计100元。经资格初审通过的考生,应通过网上报考系统的支付平台一次性缴费,并上网查询缴费是否成功。网上缴费须在2021年7月2日17︰00前完成,未在规定时间内成功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属于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考生,均免缴考务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考生凭所在地县级及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和低保证(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考生凭所在地县级及以上扶贫办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复印件),于2021年6月30日17︰00前,到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府大道校区综合楼511室)办理免缴笔试考务费手续。逾期未办理免缴费手续且未交费者,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四、准考证

  2021年7月8-9日,考生登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进入“重庆市2021年特岗教师招聘报考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按准考证上指定笔试地点(设在报考区县)前往参加考试,并按考场所在单位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提供健康码。

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原则(一)

  【高频考点——德育原则】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戚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一、疏导原则

  1.基本涵义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二、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1.基本涵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原则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四、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同步训练】

  1.颜回说:“夫子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B

  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最符合下列哪个德育原则( )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3.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答案: C

  4.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这提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要坚持( )原则。

  A.共产主义方向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因材施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答案: D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6.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