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备考方法

首页 > 村干部考试 > 备考方法

2022重庆村干部考试行测常识:声现象

安徽华图 | 2021-06-09 14:17

收藏

  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一般而言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1、响度

  响度即音量大小,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

  1. 和声源(发声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则声音的响度越大。可以体现在敲鼓时,越用力声音就越大。

  2.和距离声源(发声物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则声音的响度越大。可以体现火车远远驶来,声音由小变大。

  2、音调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频率决定了音调。

  物体振动的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的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可以体现在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划过,划得快音调就高一些,划得慢音调就低一些。

  3、音色

  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受发音体的材料,结构等影响。因为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分辨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打电话的时候也可以“听音辨人”。

  4、降噪

  生活中常用很多噪音,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特性来减少噪音。

  减噪:

  一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比如禁止鸣喇叭。

  二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比如修筑降噪墙。

  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比如带防噪耳塞。

  声音除了知晓以上最基础的内容外,最好还可以额外积累关于超声波、次声波和声音反射、衍射等相关知识点。今天就先了解一些基本入门知识点,后面我们会不定期的整理其它相关知识点。

  【刷题巩固】

  1.下列哪一种现象的物理原理不同于其他三项:

  A.水中的手指变粗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D.小明在宁静的湖边看见“云在水中飘”

  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B.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快

  C.用空心砖砌墙降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接听电话主要靠音色来分辨熟人的声音

  第1题解析:

  空气中的反射光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上时发生折射,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手指有放大作用,水中部分的手指看上去变粗,介质发生改变,A属于光的折射。B中池塘的水看上去比实际的浅也是属于光的折射。C中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也是因为光的折射。而D中小明在宁静的湖边看见“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只有D的原理不同,故答案为D。

  第2题解析:

  A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正确。B项,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气体,所以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快,说法正确。C项,用空心砖砌墙降噪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而非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说法错误。D项,接听电话主要靠音色分辨熟人的声音,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