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

未知 | 2021-05-13 16:15

收藏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2021年11月27-28日笔试!详情如下:

  发布了《2021年全年考试计划》,考试计划中就有2022年国考的安排。

\

  重庆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会为考生同步更新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信息,考生可持续关注,也可以收藏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页,及时了解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新动态!

2013-2021国考时间安排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 2021年xx月xx日 2021年xx月xx日-xx月xx日 2021年11月27日
2021 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20年11月29日
2020 2019年10月14日 2019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9年11月24日
2019 2018年10月21日 2018年10月22日-10月31日 2018年12月2日
2018 2017年10月28日 2017年10月30日-11月8日 2017年12月10日
2017 2016年10月13日 2016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6年11月27日
2016 2015年10月13日 2015年10月15日-10月24日 2015年11月28日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查看公告及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1年 2020年10月14日 2021国考公告|职位表   11月1日-11月7日 11月29日
2020年 2019年10月14日 2020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4日
2019年 2018年10月21日 2019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22日-10月31日 12月2日
2018年 2017年10月28日 2018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30日-11月8日 12月10日
2017年 2016年10月13日 2017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7日
2016年 2015年10月13日 2016国考公告|职位表   10月15日-10月24日 11月29日

  我是新手,怎么备考2022国考:

  对考生来说,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才能对考试做全面的复习。

  1.基础学习——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扎实技巧方法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公考的考试科目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梳理基本的学科知识树,确立科目知识理论框架。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基础理论书籍,比如侧重不同考情,梳理基础知识理论框架的各省公务员考试教材或《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也可以选择对知识理论细节挖掘更为深入的知识理论书籍,比如《模块宝典》《申论万能宝典》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只学理论,不做题目。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任何技巧不经过练习都没有办法在考试中发挥作用。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一个知识点,对应练习一组题。大家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区分难易程度的分科目分技巧的题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针对性练习,扎实技巧方法的作用。

  2.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理论,查漏补缺知识方法技巧

  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要通过练习稍有难度的题目,检测学到的技巧方法掌握是否扎实。这个阶段,大家可以使用之前购买的题册,练习每个方法中对应的强化难度或中等难度的题目,根据练习自测情况找出自己掌握比较薄弱的技巧方法,重新学习巩固,这样就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题海学习——了解考情趋势,预演考试提高做题效率

  查漏补缺之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基本过关了。这时建议大家准备好所有参加考试的历年真题,从最近的真题做起,了解考情趋势。我们要通过套题练习分析考试趋势与该考试的特色考情,根据近几年考试的重点明确后期复习巩固的侧重点。另外,也要通过这些真题的练习习惯考试当时的场景、节奏,提高做题的效率。

  4.冲刺复习—全真模拟考试,预测练习提前适应考试。

  在距离考试一到两周的时候,应该开始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自己安排全真模考,用对应考试的预测试卷或密卷进行练习。一方面,这能起到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这也能让我们提前找到考试的感觉,真正进入考场时,就不那么容易紧张。

  另外,这里图图提到一个小技巧——当考试真题不好找时,我们可以从预测试卷或密卷入手,去研究考试的出题情况。因为这类试卷的仿真程度很高,对于指导我们备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近期要考试的军队文职,其中的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在市面上非常难找,要做好准备,可以去找军队文职考前专业科目密押卷,了解科目的命题情况。

  5.阶段模考—自测把握方向

  阶段模考并不是最终阶段才要做的工作,而是每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去做的工作,经过阶段检测,我们才知道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下一个阶段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如果觉得自己进行分析自测不够准确,可以选择购买测评,专业的批改和分析报告对于下一步备考指导意义更大。

  以上备考五条,1-3阶段的时间要根据整体时间自行安排。总之,开始得越早,时间安排灵活度越高。

  鉴于有小伙伴是第一次国考,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

  1、什么是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2、国考报名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报考(以2021年国考为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10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9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国考基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及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面试前公开调剂、面试公告、资格复审、专业科目考试与面试、成绩计算)、体检和考察、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5、国考考试内容

  国考有笔试和面试2个阶段,通过笔试者方可参加面试,笔面综合成绩排在前列且在政审、体检等环节都达到要求者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1) 笔试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 政 职 业 能 力 测 验 》(简 称 行 测 )与《申 论 》两个科目。

  (2)面试

  国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税务系统近两年则采用无领导小组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

—— 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解密公考病句题的玄机

  病句辨析已经是公务员考试言语部分的常客了,因此华图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应该给予语句表达高度的重视。

  考察病句的题型可划分为两类:1、病句解析;2、歧义句解析。语句表达中这两种题型犹如暗礁沼泽,命题者会在此处设下各种玄机来迷惑我们,扰乱我们。掌握了规律就如找到了解开玄机的密码,才能轻松闯过病句这一关。

  例题1.下列句子中存在歧义的是( )。

  A.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B.经过几天的奋战,我们终于取得了抗洪的胜利

  C.受台风的影响,江西和湖南的部分地区下了大到暴雨

  D.我们要重视古代的艺术研究

  答案C。

  解析C句可以理解为“江西全省和湖南两省的部分地区”,也可以理解为“江西全省和湖南的部分地区”,存在歧义。

  例题2.以下句子语序不正确的是( )。

  A.桌上放着一个小茶叶纸盒

  B.但对于党的事业,对于需要领导关心、爱护的广大人才来说,非但没有好处,还会带来损害

  C.不少与我同时入伍或晚几年入伍的同志,都已经干出一番事业来了

  D.发言人公布的材料,改变了南北朝鲜当初的说法

  答案D。

  解析D项中应将“当初”放在“南北朝鲜”前面。多项定语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一般的次序是:①表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例题3.下面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将离你而去,迈着缓慢的脚步,带着最沉重的心情,离开最恼人的城市,告别最难忘记的朋友

  B.经过这一段思考,终于使他明确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一切从头开始

  C.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区的南部,气候炎热,阳光充足,各种农作物生长茂盛

  D.在上些人对他从事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也曾使他受到很大的压力。

  答案A。

  解析B项应为“经过这一段思考,他终于明确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一切从头开始”。C项第一分句缺少主语。D项应为“在一些人对他从事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他感到很大的压力”。

  例题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在高原条件下,水温即使超过100度,也不会把容器盖掀开

  B.外因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C.在所有的学生们中,只有小李没有通过考试

  D.我将永远牢记曾经共享的痛苦与欢乐

  答案A。

  解析B项“关键”与“决定性”重复;C项“所有”与“们”重复;D项“痛苦”不能搭配“共享”,故选A。

  例题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A.被告见自行车陷入电车轨道内,虽采取紧急措施,但为时已晚,事出突然,被告无责任

  B.由于郭××的罪行,致使部分群众不敢乘地铁列车,引起他们的不安全感

  C.根据原告阐述的事实,本庭认为,被告应负法律责任

  D.根据我国《刑法》,应判处被告有期徒刑3~5年

  答案B。

  解析B项中“他们”指代不明,引起的不安全感是郭××的罪行还是群众不乘地铁有歧义。

  例题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B.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C.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D.新华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答案A。

  解析B项对于“合法权益”的主语没有交待清楚,有歧义。C项中“具有”与“生态环境”搭配不当,应当是“具有……的生态环境的地点”。D项中“新华路乒乓球馆”不是团体。

  例题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分析,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

  C.这个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方法。

  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复制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答案C。

  解析A项不存在转折关系,如果在“大大减弱……思想性”一句前加上“不但没有对原作有所升华”,则“反而”一词的使用就是恰当的。B项“无论”与“从……到……”重复。D项缺少成分,“对”引导的动宾短语不能与“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搭配,句子缺少主语。

点击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