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在自然选择中,只有有性繁殖才能产生随机变异,环境压力(如疾病侵害)会使有益的突变(如获得抗病性)固定下来。但在无性繁殖中,后代的遗传物质不会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发生变异。由于华蕉(香蕉的一个品种)主要通过扦插繁殖,全球范围内种植的所有华蕉均为同一植物的无性繁殖后代。因此,一旦有新型病菌开始侵染,华蕉很可能会和19世纪中期因感染病菌而绝迹的大麦克香蕉品种一样全军覆没。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若后代的遗传物质不通过繁殖发生变异,那么这种繁殖就不是无性繁殖
B.若环境变化不能使有益的突变固定下来,那么有性繁殖就没有产生变异
C.只要被新型病菌感染,华蕉品种就会像大麦克香蕉的品种一样逐渐消亡
D.如果华蕉品种采用扦插繁殖来繁殖后代,那么这种方式一定是无性繁殖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随机变异→有性繁殖
②无性繁殖→遗传物质不会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发生变异
③华蕉通过扦插繁殖
④华蕉→同一植物无性繁殖
⑤新型病菌开始侵染→华蕉很可能像大麦克香蕉品种一样全军覆没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遗传物质不通过繁殖发生变异”是对②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B项:题干只提到“环境压力(如疾病侵害)会使有益的突变(如获得抗病性)固定下来”,但不能必然推出有益突变不固定下来就一定不是无性繁殖,排除。
C项:题干为“可能像大麦克香蕉品种一样全军覆没”与该项“就会像大麦克香蕉的品种一样逐渐消亡”表述不一致,排除。
D项:根据条件③④可知该项“华蕉品种采用扦插繁殖来繁殖后代”是对④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知该项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2 、(单选题)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以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教学内容最符合环境教育的是:
A.倡导遵守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B.讲授与环境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C.讲授改造自然环境的理论与方法
D.提倡从环境中获取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
②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③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
④以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
⑤以教育为手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倡导遵守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符合“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符合定义;
B项:讲授与环境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未体现“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也未体现“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不符合定义;
C项:讲授改造自然环境的理论与方法,未体现“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D项:提倡从环境中获取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未体现“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3 、(单选题)从A市到B市的机票如果打6折,包含接送机出租车交通费90元、机票税费60元在内的总乘机成本是机票打4折时总乘机成本的1.4倍,问从A市到B市的全价机票价格(不含税费)为多少元?
A.1200
B.1250
C.1500
D.1600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假设全价机票价格为x元,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为6折时总乘机成本=1.4倍的4折时总乘机成本,即0.6x+90+60=1.4×(0.4x+90+60),可以得到x=1500。
因此,选择C选项。
4 、(单选题)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充空缺处,使之符合原图表的排列规律,此项是( )。
A.13
B.16
C.18
D.19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1×3+2+4=9,2×3+4+4=14,规律为中间数字=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则所求项为3×3+6+4=19。
因此,选择D选项。
5 、(单选题)故宫利用原创、金融和亚文化三驾马车,开拓出传统文化IP活化的新________,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________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也揭开传统文化市场开发庞大财富冰川的一角。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途径阐述
B.途经阐释
C.路径阐发
D.路子阐明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故宫利用……开拓……揭示……”这样的语言表达可知,文段语体风格偏书面语,D项“路子”偏口语,语体风格与语境不符,故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________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传统文化有巨大空间和可能性,要挖掘即为深入开发探求,需要填入意思与“挖掘”相近的词语,C项“阐发”指阐明并发挥,符合文意。A项“阐述”侧重阐明陈述;B项“阐释”侧重解释表明,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途径:方法,路径。路子:处事的办法,门路。阐述:详细的论述。阐明:指讲明白。
6 、(单选题)多年来,相比于城市的迅猛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以至于很多农村年轻人要进城寻找工作,但融入城市________。这些问题,对于我这样的年轻记者来说,以前只是________地听专家们________,并未有过切身体会和深入思考。而通过新春走基层,记者开始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去了解农村、观察社会,一点点寻找问题的答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难上加难浮光掠影侃侃而谈
B.千难万险走马观花老生常谈
C.困难重重蜻蜓点水纸上谈兵
D.举步维艰囫囵吞枣谈笑风生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结合语境与选项,应该是农村的年轻人很难融入城市,所填词要体现“有困难、不容易”的意思。A项“难上加难”形容十分困难;C项“困难重重”指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D项“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三者均符合语境。B项“千难万险”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融入城市并没有什么危险,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
第二步,再看第二空。根据后文“并未有过切身体会和深入思考”可知,年轻记者只是从专家们那里听表面的问题,停留在表面不深入,A项“浮光掠影”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C项“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两者均符合语境。D项“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第三步,再看第三空。修饰的主语是“专家们”。A项“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可以用来修饰“专家们”。C项“纸上谈兵”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感情倾向偏消极,文段没有体现不认同专家的看法、专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思,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老生常谈:比喻听厌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
7 、(单选题)千百年来,乡村承担着对村民行为的引导、规训与教育功能,让人们________、明辨是非善恶。农事活动、节日庆典、民俗习惯、村规民约等,都是维系村落价值取向和有序运行的重要________,它们以________的形式不断强化人们的行为规范,并使之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准则。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情达理载体潜移默化
B.循规蹈矩途径喜闻乐见
C.与人为善方式言传身教
D.奉公守法手段耳濡目染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它们”指的是“农事活动、节日庆典、民俗习惯、村规民约等”。结合语境与选项,应该说的是“它们”影响人的方式。A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符合语境。B项“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村规民约等”不是人们喜欢听乐意看的,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言传身教”指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主语是人,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搭配的主体是受影响的人,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通情达理”指懂得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可以和“明辨是非善恶”构成并列关系,是乡村起到的作用,符合语境。“载体”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8 、(单选题)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不包括: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礼乐省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不设礼乐省,D项是干扰项。
因此,选择D选项。
9 、(单选题)下列各省份及其对应的广告宣传语中,最不恰当的是:
A.广东:看漓江碧水,听春天故事
B.海南:享南国椰风,望江东新区
C.山西:魅力山西,晋善晋美
D.河南:华夏之源,天下之中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宣传语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不属于广东省。漓江风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胜”之誉。从桂林至阳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漓江精华,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是岩溶地形发育典型、丰富和集中地带,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令人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南国”在古汉语中泛指南方地区,海南椰子为海南著名水果,选项对应正确,不选。
C项:“晋”是山西的简称,选项对应正确,不选。
D项: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狭义上的中原就是指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选项对应正确,不选。
10 、(单选题)在海洋上,人们常能看到因冰川断裂而形成的浮冰,下列对这类浮冰的盐度正确的是:
A.不含盐份
B.盐度和周围海水一样
C.比周围海水盐度更高
D.比周围海水盐度略低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浮冰。
第二步,冰川是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冰川的结晶是来自空气中的水,不含盐,而且冰川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故因冰川断裂而形成的浮冰是不含盐份的。
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