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编问答

首页 > 考编问答

重庆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_重庆人事考试网

未知 | 2021-03-10 16:56

收藏

  >>>2021重庆公务员市考冲刺密卷(无批改)¥39

  >>>2021重庆公务员市考冲刺密卷(有批改)¥139

  重庆市2021年度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重庆市2021年度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重庆市2021年度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数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题型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1.言语理解与表达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题1:在古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答案:A。从文中最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点击查看完整大纲内容<<<

  


  【热点概况】

  据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工作专班,往往以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名义存在,“挂着空挡踩油门”,看似声势很大,实则成效一般。一些地方盲目成立的各种工作专班正在成为基层新负担。

  常见的包括:表态式专班、“甩锅”式专班、从众式专班。

  ——表态式专班。基层一些以领导小组存在的工作专班,成立较为仓促,有的是为了向上级部门表明重视的态度,实际并不统筹开展具体工作。这些专班,往往是因为上级提出的要求过于空泛,“为了应付一下”而成立。

  ——“甩锅”式专班。工作专班成立后,客观上将上级部门责任变成了基层责任。出了问题就‘甩锅’,追责基层,导致乡镇干部多有怨言。

  也有些工作本来就是某个职能部门的分内事,却以推进工作之名,纳入多个其他职能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或者组建联席会议。其他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以致责任落实中存在推诿。

  ——从众式专班。比如一个林业大县要求开展“垃圾革命”,各单位纷纷成立工作专班,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都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新成立的领导小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2人,组员1人,共4人。实际上,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岗在编人员一共只有4人。全员上阵,另行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的意义不大。

  【主流观点】

  @《广州日报》:基层面临一些“急难险重”任务或阶段性工作时,将相关方面的负责人协调一起成立工作专班,有助于发挥集思广益、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的效果。但如果事事“专班”,看起来白纸黑字、责任明确,实际上却只是“从纸上来到纸上去”的形式主义。

  @《河北新闻网》:小小工作专班,也是大江湖,俨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代表。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持续时间长,更需要给广大基层干部降压减负,让他们轻装上阵,绝不能让无谓的“表态式专班”“甩锅式专班”“从众式专班”耗散他们的精力,干扰本职工作。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会延伸到工作专班中,有些还会变本加厉。因此,精简合并工作专班不是终点,对于保留下来的工作专班,还得上上规矩,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减下去的更不能“卷土重来”,宁可少而精,但要更管用。

  【深度分析】

  (一)关注点一:对工作专班泛滥的看法

  成立工作专班有利于整合资源,协调联动,但专班泛化是形式主义的展现,会增加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必须整改。

  (二)关注点二:工作专班泛滥的影响

  1. 各种工作专班过多,每项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造成部分基层干部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身心疲惫。长此以往,往往造成每件事情都做不精,本职工作效果也受影响。

  2. 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因为在领导小组兼职过多,陷入文山会海、分身乏术,机构越来越臃肿,工作效率被动降低。

  3. 事事“专班”,看起来白纸黑字、责任明确,实际上却只是“从纸上来到纸上去”的形式主义,长此以往,政策落实不下去,基层工作受影响,老百姓满意度下降。

  (三)关注点三:工作专班到底应该如何发挥效用

  1. 认知上要正确,工作专班的成立不是“务虚”要“务实”,不是为了给领导看,不是为了甩锅推卸责任,不能盲从。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工作需要来决定专班成立与否,联系实际,精简专班。

  2. 制度上要完善,成立专班只是开始,要对专班组员的分工职责进行明晰,不光只是落到纸面,最重要的是真正发挥各自优势,确保大家在专班的合作方式下集思广益、协调联动,高效推进政策落实,解决实际问题。

  3. 考核上要科学,事实上,成立专班只是短期工作需求。更重要的是关注基层工作者的日常本职工作的完成度,不止工作专班要精简,日常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考核也要减压松绑,从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

  【考场模拟】

  当前一些地方存在不管干什么工作,先把工作专班成立起来的情况。甚至一些分内事务,还会以工作专班名义推责卸责。工作专班往往以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名义存在,看似声势很大,实则成效一般。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工作专班的成立有利于第一时间协调各个相关部门,调配资源,集思广益,统筹协调,形成联动,高效完成工作,这也是成立工作专班的目的和意义。但是当前一些地方存在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成立工作专班,甚至还以工作专班名义推责卸责,成为基层新负担,对此必须要高度重视,严加整改。

  一方面,盲目成立工作专班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还会使专班里的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负担加重。他们需要参加各种专班会议,完成各种专班工作,身兼数职,身心俱疲。最终每项工作都做不精,工作效果打折扣。

  另一方面,以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名义存在的工作专班,看似声势很大,成效却很是一般。国家的系列方针政策不能很好地得以落实,老百姓的问题不能有效得以解决,也会助长基层形式主义作风。长此以往,会影响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构建。

  因此,对于成立工作专班,各地一定要端正态度,转变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对工作专班进行精简,杜绝出现形式主义行为。

  首先,工作专班不是不能成立,但成立初衷一定要明确。如果只是为了向上级显示对工作的重视,或者通过成立专班消减自我责任,那这样的工作专班必须精简。精简后的专班必须有规矩,工作责任必须明确,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把握工作进程,让专班成员真正认识到自我责任,形成合力发挥真效能。

  其次,对于基层工作的完成,成立工作专班只是一种工作方式,各部门要能够将功夫下到平时。在平时的工作中,团队管理中,就要优化工作作风,将工作做扎实。对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工作的重难点,多总结多思考;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早想办法、早做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常态化。平时遇事多用心,才不用事事都靠专班。

  最后,上级部门要能够认识到基层工作人员面临的困难,多给予支持和帮助,全面减负。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事无巨细、头绪繁杂,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可想而知。因此,不光是在工作专班的层面,在日常的工作分配上、任务考核上也应坚持实事求是,合理安排,为基层工作人员减压松绑。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察民意、解民忧;能够抽出时间学习不断提升,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展现自我价值。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